陶渊明为什么能把普普通通的田园风光写得那么美?
一个字:爱。
陶渊明本是文人,却为了生计,误入官场,所以他在文人身份和政客身份之间摇摆不定,一直没有兼容好。因为文人爱自由,政客讲规则。文人误入官场,干自己不喜欢干的事情,往往是自讨苦吃,甚至要干出卖良心的违心事,这让陶渊明痛苦,所以他在《归园田居》中才用“尘网”“樊笼”写官场,而在他的田园中,则是一片自然的景象,鸡鸣,狗吠,桃李,草屋,桑树,炊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这种美好和他的内心是适配的,因为田园生活的自由,而自由,天然和幸福呈正相关的关系。
作品是作家的精神镜像。
把自然山水写得那么美,其实映射出陶渊明内心深处的美与爱,也是他内在生命的镜像,热爱田园,热爱自由。
当然,作品也有反面镜像,就是作家没有写出来的虚灵的精神空间,需要借助于读者的想象去发掘的东西,在陶渊明的田园诗里,乡间生活的美好,反照出的恰是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污浊与不自由的反感。
任何作品其实都是一座冰山,语言表现出的只不过是冰山的水面上的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隐藏在水面下,需要我们鉴赏时分析挖掘。比如该诗的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难道他写自己的“脱俗”中就没有一点惆怅之感吗。
仔细想想,在一个“官本位”社会中,脱离了官场,嘴上说“自由”,内心深处又是怎么想的,很难说。美丽的语言容易掩盖作者生命的真实,因为语言不仅具有显现功能,也有遮蔽功能,而最深的痛苦往往说不出口,而且也不愿意说。就此而言,“语言无真相”这句话应该是成立的。
特色环境中的人往往是“三套车”——想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不管对名人还是普通人,大都成立。诗歌鉴赏的“以意逆志”对汉语来说,经常会出现盲人摸象的情况。
事实上,一元化的体系,导致凝固的价值观,就是你离开官场注定价值归零。在官本位的社会价值体系之外,要找到一种替代性的对冲力量,对于读书人是非常艰难的,但对抗观念只能依靠观念,正因为如此,陶渊明这种单枪匹马的“一个人的战争”才显得惊心动魄,也注定了只能是个体的选择,却无法成为历史的主流。
有人说,陶渊明的诗代表了“人的觉醒”,就是作为身心合一的人,不光需要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生活。要安身,更需要安心,才能得到自然和美满的生活。外在的权势、金钱如果和内心深处的需要相背离,再多也难以让人真正满足。
——《归园田居》课后随记
(2018.12.5.办公室)
附: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 ·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