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科技稳步向前,人们的压力却越来越大。
主要的压力来源于自身的性格和惯有的行为方式、工作、家庭。
虽然共同背负着压力,但是每个人选择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自我释放,有的化压力为动力,有的患上了心理疾病,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
关于心理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的心理疏导,但是很多人觉得这难以启齿。
这,真的有必要吗?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不可耻。
每个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喜怒哀乐,能影响到我们的是怒和哀,最容易诱发负面情绪。这个时候他人的介入显得很重要。一般可以找朋友或者家人倾诉,严重的需要心理医生的介入。
那么,心理咨询到底适合哪一类人群?有怎样的作用?又是如何实现这些作用的呢?
心理咨询,适合自我意识已经萌芽的人
在当今还有很多人以为做心理咨询就是有病时,已经有许多人充分意识到咨询的作用,并成功地通过心理咨询活出一种全新的人生状态。
那到底是怎样的人在选择心理咨询呢?心理咨询又适合哪一类人群呢?
看心理咨询的适合人群前,我们先看看怎样的人不会选择心理咨询:
1、精神病性问题,部分或完全失去了自我责任能力;
2、偏执性人格障碍,认为只有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无法接受和理解不同的想法;
3、不具备自我觉察意识的人。习惯性用扭曲的方式去面对问题,或用强有力的自我防御把问题的责任推卸给他人,并且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意识。
除开以上情况,选择做心理咨询的人,常常是这两种:
第一种
因为遇到一些现实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内心强烈的冲突和矛盾,会让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萌芽。
当新的自我意识和旧的扭曲习惯产生激烈的碰撞时,会感觉到内心有强烈的两股力量,一个想要变,一个不要变,这就像当肚子里刚开始孕育一个小婴儿时,你既无法把这个生命退回去,也无法很快把这个孩子扯出来,这是选择心理咨询孕育自我意识走向成熟的最佳时机。
第二种
可能正生活在一种相对和谐的生活中,即便曾经在关系或生活中已经出现过问题,也已经很久远了,为了生活的延续,已经把真正的问题压到潜意识里。
在虽然问题看似已经不再影响自己,甚至有时候感觉自己已经全忘了,但生活却感觉失去了方向和动力。在这种松散却不满意的生活中,如果通过一些领悟性的文章或者课程开始具备一些意识,愿意重新去理解和修复自己,也很适合进行心里咨询。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牵动自己过去的创伤,而大多数人即便经历过无数次的伤害,也只得硬着头皮扛下去,或者很快屈服于外界的声音,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只是更想表现出一个很好的样子。
表面上看,选择心理咨询的人是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会让人有羞耻的感觉。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更多的人活在自我欺骗中,却看不起勇敢面对真实的人。
问题总是和机会一起出现的,在遇到让自己痛苦的问题时,能选择心理咨询的人通常已经具备了一些自我意识,也有更多面对问题的勇气,并且能更像个成年人一样去获取自己需要的社会资源。
所以,当一个人选择心理咨询去建立持续的自我觉察,从本质上来说,这不是一个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无力的病人,而是一个人开始新成长的标志,从此担负起了自己的人生责任。
心理咨询的最大意义,是明白“我是谁”
当一个人选择心理咨询,这常常也意味着对这个人来说,一些内在很重要的东西需要破土而出了。
这种要破土的冲力,我们会怎么感觉得到呢?
第一层级:心里有一些不太好的感受,你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舒服,你隐约感觉到自己是为什么,却不清晰;
第二层级:容易被情绪击中,变得无法自控,却总是对自己过激的反应感到莫名其妙;
第三层级:生活看起来还算正常,但身体上出现了一些可能跟心理更相关的问题,如不明原因的疼痛,胃病或乳腺疾病,其他难以做出医学诊断的身体症状。
第四层级:生活看起来没有任何理由不快乐,但是从很小时候开始就感觉有些沉重的东西压在自己心头,这种感觉是弥漫性的,并且持续的时间非常长。
以上的状态也同时揭示了自我意识是如何被压抑越来越深的,这四种状态从上到下依次被我们接收到的方式是:感觉层面、情绪层面、身体层面、代际传承层面。
当一个人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越可以用语言去表达整理清楚,问题就越不容易被压抑到潜意识里。当一个人压抑的越紧,就越容易从情绪层面和身体层面出来,这时候许多人即使自己也感觉到问题,却失去了跟自己的连接,已经无法靠自己解决问题了。
这个过程充分印证了一句话:“你不参与自己的命运,你就只能重复痛苦,你所逃避的东西,将由你的孩子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