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网 >情感咨询 > 正文

探索咨询行业的背后

来源:情诗网    2021-01-07    分类:情感咨询

——《咨询的奥秘》读后感

印象中,咨询行业是一个非常高端的行业。比如心理咨询师、战略规划师、管理咨询师等等,要么站在一个投影屏旁,充满自信的解疑释惑;要么坐在头等舱,打开苹果电脑,琢磨着下一场会议。他们通过谈话,就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并赚着大把大把的钱,风光无限,甚至出现以咨询为主业的公司,比如麦肯锡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等等。

咨询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

任何职业,想要达到风光无限都需要具备专业素养。《咨询的奥秘》这本书给了很多朗朗上口的专业建议。

第一:掌握舍比法则
无论客户和你说什么,问题始终存在;
并且无论问题最初看起来怎样,它始终是人的问题;
更不要忘记客户是按时付费,而不是按你解决问题的程序付费的。

第一款很好理解,确实有问题才需要咨询。
第二款将所有问题都归结到人的原因,我是当时是有疑问的,为什么不能归结为技术条件限制?按照作者的解释,有什么条件办什么事,技术条件限制就是“人想超越条件去干办不了的事”,也是人的问题。
并且只有把问题正确归因,才有可能有效解决问题。作者就举了一个例子:
作者不主张把计算机程序漏洞称为“bug”,因为叫做“虫子”,有个隐含假设——它能自己跑入程序中,因此也难以避免。而真正问题却是程序员没有按规范写代码留下的漏洞,是程序员的问题。这是有差别的。
第三款就更有意思了。按理来说,请咨询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解决问题就是最终目的。但往往经理们习惯用按时付费的方式,这和解决问题的需求并不相符呀!原因在于:经理们希望解决问题,更希望不要显得他们无能。也就意味着并不是需要咨询师用很高明方法迅速的解决问题,而是既要给里子,又要给面子——用足够多的时间去解决问题。
注意:这里的约束条件是按时付费而不是“按件付费”。

第二,了解费舍基本定理
你越适应,你的可改变能力就越差。

咨询行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你的方法越是固定,你对未来的应对能力就越差,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新的行业,以应对随时可能接到的问题挑战。
这里,也带来一条隐形情况:顾问一般在第三个问题上给的建议最有效。因为这个时候,相互间有了信任基础,顾问可以采取最好方法,另一方面,各方面情况也比较熟悉,他知道能够执行的程度了。

第三,善用橙汁测试
我们能做这件事——这是所需的费用。

这是一条筛选人和合作伙伴的有效方法。文中是这样引出来的:
假如你要到一家酒店去开早会,1000人,需要在7:00准时提供早餐,并且早餐中要有新鲜橙汁。于是和酒店经理说出要求,如果经理做不到,那还算比较实诚,如果经理满口答应,你就需要警惕。因为,新鲜橙汁,最多能够提前两小时,1000人饮用量,现有工人肯定不够,必须增加工人。而因一次需求肯定不可能增加正式工人,临时工人必然带来成本提高。如果经理不告诉你这些,要么他不专业没考虑到,要么就会在某些方面打折扣,不可信。
向你咨询的人,有的是随便问问,并没有真正要解决问题的心思;有的并不了解咨询所付出的努力,忽视劳动成果;有的拿到廉价的咨询方案,因为成本不高,并不会真正执行,反而说咨询效果不行……
这些种种,既影响咨询师本人的精力,又对咨询师的声誉有影响,最好就是事前进行筛选。最体面的方法就是告诉他,我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解决方案的成本是XX。
同理,对朋友、对合作伙伴,那种不专业、不上心,也是不可深交的,因此,可以这样用这种方法筛选。

咨询行业面临的制约

尽管我们看到这么多风光的咨询师、这么多厉害的咨询公司,但为什么他们中并没有首富、并没有市值前100的公司呢?书中指出一个悖论:

草莓酱法则
在面包片上涂草莓酱,有限草莓酱情况下,把草莓酱涂的越广,草莓酱就越少。

对每个客户而言,其面临的问题各有差异,需要咨询师去分析查找这些差异。这也是咨询师必须面对的选择——其个人精力是有限的,要想拓展规模服务于更多客户,就难以让每一个客户满意。
其实,在看到这些悖论的时候我还想过:现在大数据这么厉害,建立好了大数据,是不是可以将这些解决方案重复使用?因为这样实施之后,就可以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但书中揭示这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原因一:找不准问题——专家问题
问题不是贴着整齐的标签打包送过来的,相反,很可能是错误标签过来的。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只大象走进木制房间,把门抵住不出来。有人看脚印像猩猩,于是请来猩猩专家来协助,结果没用;又有人看着像蟒蛇,于是请蛇类专家来协助,结果也没用……试着找了很多“专家”,结果都没用。最后还是一名清洁工,随意撒了一点花生,大象确实饿了,出来找吃的,顺利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客户发现并想要解决的问题,很可能像“盲人摸象”一样,只是观察到问题的一个方面,甚至是错误的方面。依据错误的问题,即便是方案再好,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这就必须要咨询师用专业眼光现场判定问题。

原因二:同时“只缘身在此山中”——玛雅法则
不论客户在做什么,给他一些其他方面的建议。

客户需要咨询,肯定是存在问题。并且针对这个问题,可能在某个方面使用各种方法尝试了无数次,并且还在尝试着。这就需要一个外部变量,帮助其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很有可能“观念一变天地宽”。

原因三:并且会“一再入坑”——见识局限性
注意你自己的局限性,如果忽视某一些工作,下回还会忽视。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作者观察到,在瑞士的公司,经常一起举办午餐会,所以公司协作效率比较高。而美国一些公司,会咨询怎样提高协作效率。作者提建议,每周组织一次聚餐舞会就可以。那些公司实行之后,效果不错。
当然,以上仅举的是公司的例子。对我们个人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防止自己一再“入坑”:
一是利用他人观察看清自己;
二是考察其他文化反思自己;
三是设置检查清单提醒自己;
四是规范检查程序约束自己。

相对来说,通过外界,也就是人性化咨询师来做这些工作,可以以专业角度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它们既是咨询师很难被取代的特性,又是咨询师难以规模化的制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