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网 >心情不好 > 正文

最好的爱情不是心有灵犀

来源:情诗网    2021-03-25    分类:心情不好

Love.jpg

1
中国有一句很美的古话,叫做“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相信,如果两个人相爱到一定程度,最理想的状态一定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不需要说什么,对方自然明白。
所以无论在感情最开始,还是步入婚姻之后,总是下意识地不去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等待对方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明白。
也许是受了这样的浪漫观念的影响,总觉得如果一个人关心自己,爱自己,那么很多事情不用说,对方自然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比如自己爱吃什么东西,自己喜欢什么饰品,自己中意什么样式的衣服;
以及自己什么时候开心,开心的时候喜欢做什么;什么情况下,表示自己很伤心,这样的时候希望对方做什么。
以及自己希望的浪漫方式是什么。
等等等等。

2
太多的言情电视剧里都在传递这样一种信息:
女主角喜欢的一条项链,两个人每次逛街,女主角都会驻足看半天,于是男主角在生日时作为礼物送给她;
女主角伤心,闹分手,大哭着让男主角走,但是男主角不但没走,反而紧紧地抱住女主角,不停地道歉;
男主角听到电话里的女主角说话声音不对,于是一边讲电话,一边来到女主角身边……
仿佛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仿佛情到深处,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可以自动觉察到对方的需求,并且准确无误地用对方期望的方式给对方惊喜。

看多了这样的场景,再加上很多文学作品中对于爱情的完美塑造,慢慢地把“心有灵犀”当成了爱情的基本状态。所以,在自己的爱情中,会不自觉地将其作为正常态来看。会本能地去期待两个人之间能够保持这样的状态,或者说
下意识地认为两个人处在这样的状态中。于是,一旦发现不同,发生矛盾,不是从如何解决两个人的不同入手,而是本能地将矛头指向对方,觉得一定是对方不够爱自己。
否则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这么多年,他依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依然会送莫名奇妙的礼物,依然不知道自己伤心的时候怎么才是更好的方式?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想法让我们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于感情不够,更确切地来说,是对方对自己的感情不够。

于是每当矛盾出现,当对方的处理方式不符合自己内心的预期时,比起矛盾本身,对方的应对更加让我们失望。
因为在我们心里,矛盾的发生,是检验对方对自己感情的试金石。
如果矛盾之后,自己那么难过,不论矛盾中谁有理,对方居然那么冷漠,那他一定是不爱自己。于是越想越气,越想越伤心,最后就觉得自己选错了人,觉得两个人走不下去了。


love story.jpg

3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和Mr.X已经经过了两次这样痛彻心扉的矛盾,每次我都觉得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无论我怎么努力,对方在矛盾之后都只会本能避开,从来不会主动来和解。每次最绝望的时候,我都认定他一定是不爱我,于是
心中想过了最可怕的场景。

但这次矛盾之后,两个人抱着走到最后的念头心平气和地谈了半天,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源于两个人的不同,以及对对方习惯和希望的方式不了解。
每次矛盾之后他每次避开,不是故意不妥协,而是太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我却以为他在故意冷落我;
在感情表达上,他认为关心一个人的方式是每天关心对方的饮食起居,而我认为表达感情的方式是给对方足够的关注,无论是说话时被认真倾听,还是矛盾之后能够主动认错。
这次谈话之前,我一直在用自己以为对的方式跟他相处,认真倾听他说的每一句话,并给出积极回应,在他内心有冲突的时候及时给他认可和鼓励;而他也一直在用他习惯的方式对我好,关心我每天吃饭了没,不时地给我倒水洗水果。
但最终,他一直觉得我不关心他,因为我从来没有问过他吃饭了没,今天心情怎么样这样的话,也很好主动帮他倒水洗水果;
而我总是在发生矛盾之后深深地感觉到他的冷漠,因为他很多时候不认真听我说话,闹矛盾之后看着我伤心难过,从来没有主动道歉安慰过我。

4
原来,所谓的心有灵犀,所谓的情到深处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在想什么,不过是关于爱情的神话罢了。
无论在一起多久,感情多么深厚,婚姻中的两个人毕竟是独立的个体。
两个人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接受了来自各自父母、家人、学校等不同渠道传递的观念、信仰、价值观,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事情,形成了这个世界上独特的个体。
在相遇并生活在一起之前,两个人的整个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各自的思维习惯,语言习惯,行为习惯,以及脑海中相信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导致,两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对很多事情的解读,有着完全不同的视角。
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都是如此。

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是如此。
我们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跟自己聊得来,相处愉快的人在一起,是因为这些人跟我们有着类似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或者价值观。这些来自类似的成长环境或生活经历。
但无论如何相似,任何两个人之间,都不可能存在对一切事物看法一致的现象。
只不过作为朋友,我们互动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可以只选择那些共同的东西去谈。所以,好朋友往往是不那么容易闹矛盾的。
因为彼此有各自的生活,在有交集的生活里求同,回到各自的生活里存异即可。
这是友情和爱情最大的区别。


love and fight.jpg

5
朋友相处可以把很多差异和不同避开,而爱情中的两个人,尤其是进入婚姻关系之后,两个人的生活合二为一,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凸显两个人分歧。无处可避。
在爱情的初始阶段,可能为了享受两个人的美好感情,双方都对这些差异有很大的容忍度。但时间长了之后,感情的激情褪去,两个人开始了真正的生活,那些分歧就不是那么容易无视的了。
两个人每天要一起面对无数的事情,任何意见事情都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有些可能无关大雅,不会引起剧烈的冲突,但总有一些事,一方认为正确的观点,可能是对方无法接受的。矛盾往往在这样的时候产生,尤其是那些没那么轻易解决的矛盾。
因为这样的矛盾解决,意味着至少有一方要放弃自己一直以为奉为真理的东西。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为艰难的。
很多时候,双方会在矛盾之后陷入对抗,用各种方式逼对方妥协,从而维护自己信奉的东西。
如果一方妥协,那么矛盾会暂时消失;如果双方都不肯妥协,最后往往以分手结束。
但一方妥协可能的结果是,两个人的关系中,出现强权和弱者。每次矛盾出现,都是弱的那一方,或者更希望维系感情的一方妥协,即使很多时候他可能并不认可这样的妥协。
于是会有怨恨、委屈、不公这样的情绪产生。
当一段关系演变为总是由固定的一方做出让步来维持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已经失衡了。无论分歧中谁更有道理,不妥协的那一方总是站在道德的高地,去讨伐另一方;而另一方不得不不断地否定和去掉自己曾经信仰和赖以为生的东西。
除非这个人愿意为了婚姻完全失去自我,否则,在这种不断被同化成另一个人的过程中,他一定会有反抗。

健康的感情也好,婚姻也好,一定不是一方无限让步,去掉自己原有的独特性,将两个人的生活同化成一个人的状态。
而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人,在发现各自的分歧之后,不否定任何一方,两个人一起,去寻找第三条路,去创建属于两个人一起的路。
两个人的生活,一定不是要牺牲和删除任何一方原有的样子,而是在接纳和认可彼此原有样子的基础上,去共同建立两个人都认可的新的样子。
婚姻中的矛盾,不是任何一方的错误,而只是两个人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同观念和信仰的呈现罢了。
只是完全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下形成的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的差异的一个客观呈现,没有对错,没有好坏。
所以矛盾的解决,不是要分出谁对谁错,不是要一方否定另一方,而是要双方互相承认,差异的客观存在,然后去寻找一个可以求同存异的方法,建立属于这个家庭的对某件事的一致看法。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一起学习和了解关于这件事情,这个问题的新的知识,通过一起建立新的信仰来达成。

6
比如我和Mr.X这次的矛盾,就在于我们对于“关心”的理解不同。
他的妈妈总是用关心子女吃饱了没,穿暖了没,主动地给他们端茶倒水准备食物来表达关心,于是在他的世界里,这是唯一证明别人关心自己的方式。
于是当我并没有这么做的时候,即使我花了很多精力在与他交流,听他讲话,关注他的情绪这样的事情上,他依然觉得我不关心他。
而我成长的环境里,我爸让我感觉到爱的,更多的是对我情感上的关注。从我记事起,他会每天给我讲故事,跟我聊天,听我讲学校里的事情,在我难过的时候跟我一起难过,会把我随口说过的一个愿望记在心里然后帮我实现。对我而言,这才是一个人爱我的表现。
所以当每次吵架,我哭得惨绝人寰,而他只在旁边默默看着,没有任何反应的时候,我会觉得他根本不爱我。即使在平常的日子里,他总是很积极地给我端茶倒水准备水果。

在彻底发现我们观念里的这个不同之前,我们彼此都对对方有怨气。
所以只要有分歧出现,就会自动进入对峙状态,彼此在一种绝望的状态中等待自己期望的结果,以证明对方对自己是有感情的。
但事实是,两个人都在等待自己观念中爱的证据,但两个人在对“爱”这个概念的定义上却有着截然的差别。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明确彼此的想法,只这样僵持下去的话,谁都等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但原因不是两个人不相爱,而是双方都没有花时间去探索和发现彼此的差异。

其实每一次矛盾的出现,都是两个人更好地了解对方,通向更好的婚姻关系的宝贵机会。
如果面对矛盾,两个人能够放下偏见,客观地去讨论和发现矛盾中凸显的对某件事情观念上的差异,进而以达成一致为目标,一起努力去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和可能,那么每一次的矛盾都会成为婚姻关系中的宝藏。

所以,最好的爱情不是心有灵犀,而是接纳和欣赏对方的不同,不否定任何一方原有的信仰,一起去创建属于两个人全新的信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