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网 >心情语录 > 正文

语写 ,刷新三观的剑飞扎心语录

来源:情诗网    2021-02-20    分类:心情语录

作者:蒋赛

高校教师/生命故事痊疗愈师

语写训练开始时间:2018年12月13日

语音写作目前完成164万字训练量,语写导师剑飞

为时间,为情绪,为行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蒋赛

image
image

扎心语录1

“你原本可以过上皇帝的生活,却在过着公公的日子。”

在学习时间记录之前,以为自己工作很忙,直到持续做了6个月的时间记录,才发现忙碌是假象,原来每个月的平均工作时间不超过70个小时。算下来,每天真正工作的时间不超过2.5小时。

那时间都去哪里了?每天平均睡觉时间9小时,接下来要逐渐调整到7-8个小时,每天可能要花1.5-2小时进行无意识闲聊和刷微信。

一不小心,注意力就像脱缰的野马,一会儿跑到这里,一会儿跑到那里,根本无法按时抵达想要的目的地。

和剑飞老师聊起时间记录,他开玩笑说“你原本可以过上皇帝的日子,却在过着公公的日子”。听到这句话时,真的扎心了。

“如果有你这样的时间,除了每天2.5个小时的工作,我会花所有的时间来学习。”剑飞老师说。

不要靠感觉评估,做事要用数据说话。——这是我在时间记录中学到的方法。

当然,在操作的层面,很多时候,真实的情况是——头脑说:好,接下来要变得更自律,俨然一副好学生的听话摸样。

但行动呢,行动像一个撒泼打滚的孩子,它想赖在原地,一动不动。

是的,我得承认,生而为人,我们无法像机器一样,每时每刻都保持相同的能量和做事效率。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时间记录这面镜子中得以呈现,清清楚楚地照见真实的生活模样。

如果说,过去半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从个人成长维度,过去半年的时间记录,让我更真实地认识自己,认识到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差距,认识到头脑上的伪认知,和真正落地实践后的收获之间的鸿沟,还有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妄念一一被打破,整个人的生活状态变得更真实,更接地气,也更悦纳自己。

什么是真实?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身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这段话是看电影《无问西东》时,让我泪流满面的一段话。

体验真实的过程,感觉怎么样?说实话,有点扎心,同时也更清醒,更明晰接下来要走的路。

为时间,为情绪,为行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image

扎心语录2

“你想的是偷懒,不是真正的自由。”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评价是:虽然算不上勤奋,但不至于懒,从小到大,懒这个形容词很少跟我联结在一起。

当第一次从剑飞老师口中听到懒这个评价词时,有点懵。“怎么会懒呢,一直有在努力啊。”

但当真正沉下心来,通过时间记录和语音写作,回顾工作和生活,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确实是用战术上的勤奋在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看了一大堆的书,却始终迟迟不输出读书感悟或给别人做分享。报一大堆课,听的时候很过瘾,听完之后感觉所有的道理都对,但无法落实。

每天早上列一大张任务清单,把自己变成“高效人士”,但一天结束后,发现内心空空,好像什么都没有收获。

一直做简单容易的任务,一再拖延,不敢去做重要的事,还安慰自己知识储备不够,时机未到,不断将任务一而再地往后拖延。

这些都曾是我的人生面相。

看起来很勤奋,但实际是在偷懒。在关键的问题上偷懒,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

那偷懒的另一面是什么?是自律。什么是自律?是每天早上5点起床,每年看1000本书,每年跑步1000公里吗?可能并不完全是。

每个人心目中,对于自律的定义不一样。

“你理解的自律是什么?”我问剑飞老师。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能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想一天写10万字,就能写。想看书,就能定下心来看。想学英语,就能学会英语。想放松就不工作,想工作就不会动不了,立马就开干。”剑飞淡淡地回答。

“你说的,这是自由吧?”我不解地问。

“这是自律。自律即自由,自律的人才自由。”

剑飞老师果然是高手,对于自律即自由的理解如此深入浅出。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得到自由,那么变得自律必不可少,也是最能帮助达成梦想的一条路。

如何让自己变得自律?达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自律即自由的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指出:自律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四个方面。

既然知道变得自律的路径了,是不是就可以直达成功了呢?

image

扎心语录3

“你以为你懂了,其实没懂;不去做,没有用。”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一开始来自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后来就演绎成我们常说的:懂得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多人听了这句话后,频频点头表示认可,甚至身边的有些朋友,经常用这句话来自黑自己的人生。

但仔细品味下说出这句话的感觉,是不是有一种无奈和妥协的成分?

心理学里有一种防御机制叫合理化,即当某一个追求的目标不能实现时,会找某些理由开脱,使心理上得到安慰,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

而“懂得了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是很多人的合理化,为自己没能做到的一种解释和开脱。这让我想起王阳明心学里的核心理念,它讲的是“知行合一”。

里面有句话是“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它的意思是:没有知道而做不到这回事儿,做不到,只是说明你压根儿不知道。

“你以为你懂了,其实你没懂。不去做,没有用。”曾在一次与剑飞老师的对话中说道。

所以,不要用懂了道理,来掩饰压根儿没有懂这件事。

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道理和知识,如果没有充分地实践,不用行动去验证,是没有办法转化成技能和人生经验的。

比如语音写作的胡奎大人,持续写了1100万字,他在语音写作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了它梳理情绪,锻炼思维和升级认知的功能。

你在台下听他分享时频频点头,觉得很有道理,但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践行,不去充分地挖掘语音写作的功能。

他所说的这些经验,于你而言,只能像浮萍一般掠过大脑皮层,而没法深深地扎根,为接下来生活和学习提供进一步的营养。

行动,行动,再行动。在语音写作中用行动去体验,在体验中创造人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