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网 >谈艺实录 > 正文

(五)王士禛论专名助远神

来源:情诗网    2017-02-21    分类:谈艺实录

  王渔洋《池北偶谈》卷十八取徐祯卿《在武昌作》云①:“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重以桑梓念②,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称为“千古绝调,非太白不能作”。而李莼客《越缦堂日记》同治三年十一月十三日云③:“祯卿此诗,格固高而乏真诣。既云洞庭,又云潇湘,又云江汉,地名错出,尤为诗病。”然渔洋闻莼客语,必以为大杀风景;盖渔洋所赏,正在地名之历落有致。故《古夫于亭杂录》称温飞卿“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④,以为有初唐气格,高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之上。《池北偶谈》尝赏梅宛陵⑤,而所标者,不过“扁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香祖笔记》卷二所举七律佳联,“神韵凑泊”,如高季迪之“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⑥,曹能始之“春光白下无多日,夜月黄河第几湾”,程松圆之“瓜步江空微有雨,秣陵天远不宜秋”,自作之“吴楚青苍分极浦,江山平远入新秋”;作吴天章诗集序⑦,最称其“泉绕汉祠外,雪明秦树根”,“至今尧峰上,犹上尧时日”等句。皆借专名以助远神者。《池北偶谈》卷八又云:“世谓王右丞雪里芭蕉⑧,其诗亦然。如‘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下连用兰陵镇、富春郭、石头城诸地名;皆辽远不相属。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云云。由是观之,明七子用地名而不讲地理⑨,实遥承右丞。右丞诗如送《崔五太守》七古,十六句中用地名十二。渔洋自作诗,亦好搬弄地名。故吴西穀《笏庵诗》卷八《读渔洋集戏题》云⑩:“秦祠汉冢知多少,动费先生雪涕零”;张南山《听松庐诗·读渔洋集》云⑾:“一代正宗兼典雅,开编惟觉地名多。”岂知“典雅正宗”,多赖“地名”乎。(293—294页) 
  -------- 
  ①王渔洋:清王士禛号。撰有《池北偶谈》二十六卷、《香祖笔记》十二卷。徐祯卿:明代作家,字昌谷。 
  ②桑梓:乡里。 
  ③李莼客:清李慈铭号。撰有《越缦堂日记》。 
  ④《古夫于亭杂录》:王士禛撰,六卷。 
  ⑤梅宛陵:宋代诗人梅尧臣。 
  ⑥高季迪:高启字。曹能始:曹学佺字。程松圆:程嘉燧号。均是明代文学家。 
  ⑦吴天章:清诗人吴雯字。有《莲洋集》。 
  ⑧雪里芭蕉:王维画雪里芭蕉,见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 
  ⑨明七子:这里是指李梦阳、何景明、边贡、李攀尤、王世贞、谢榛等于五七言诗中多用地名。 
  ⑩吴西穀:清代作家吴清鹏字。撰有《笏庵诗》二十卷。 
  ⑾张南山:清代作家张维屏字。撰有《听松庐诗》十六卷。 

  这一则讲诗之“典雅正宗”,多赖地名。唐人诗中好用地名。宋江西诗派偏不好用地名,这也是唐宋诗的一个区别。清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二十四引金观察便说“唐人诗中用地名者多气象”,遂认为明人深得此法,于诗中凑以地名或人名,使“句句填实”,“气象辉煌”。钱先生认为:明人学盛唐,虽以此为捷径,但唐人作诗用人名地名,“尚有用意,非徒点缀”,“明人学唐,纯取气象之大,腔调之阔,以专名取巧。”(《谈艺录·诗中用人地名》)可见明人学唐多注重皮毛。王士禛《池北偶谈》举引徐祯卿《在武昌作》五言诗八句,前四句“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其中三句用地名:“洞庭”、“潇湘”、“武昌”,后四句“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一句用地名“江汉”,所以王士禛称之为“千古绝调”。李慈铭颇不以为然,认为“既云洞庭,又云潇湘,又云江汉,地名错出”,指为诗病。王士禛所以称赏,正是在于地名的错落有致。他还称晚唐温庭筠《送人东游》诗中的“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一联,两句连用地名,是“初唐气格”。王士禛赞赏梅尧臣诗,所举诗例亦是有“洞庭”、“松江”地名者,他认为以地名入诗,“神韵凑泊”,如高启:“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用“白下”地名,亦能助以远神。王维诗善用地名,如《同崔傅答贤弟》: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苧。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墅。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其中“洛阳”、“姑苏”、“九江”、“扬州”、“兰陵镇”、“富春郭”、“石头城”等,皆遐远不接,错落有致,“兴会神到”。钱先生指出:明代七子用地名不讲地理,实是承袭王维作诗好用专名的特点。再如王维的《送崔五太守》: 


  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露网动行轩。黄花县西九折坂,玉树宫南五丈原。褒斜谷中不容幊,唯有白云当露冕。子午山里杜鹃啼,嘉陵水头行客饭。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雾中远树刀州出,天际澄江巴字回。使君年纪三十余,少年白皙专城居。欲持画省郎官笔,回与临邛父老书。 


  十六句中用地名有“长安”、“黄花县”、“九折坂”、“五丈原”、“嘉陵”、“剑门”、“蜀川”、“双流”、“刀州”(即益州)、“澄江”、“临邛”十一个。王士禛极称唐诗的这一特点,自己作诗也好搬弄地名,故吴清鹏以诗相戏,张维屏也评王士禛诗是“一代正宗兼典雅,开编惟觉地名多”,这是因为吴、张两位不知“典雅正宗”,正有赖于“地名”的映衬,以造成一种气象辉煌的气势和风格。其实王士禛的话也不确。王维前一首诗,是写给朋友的,朋友是洛阳人在姑苏作客,所以提“洛阳才子姑苏客”。当时扬州有战事,这个战事牵涉到兰陵镇、富春郭、石头城。又诗中称扬州用古地名,这样,诗中所讲的地名,都在扬州以内。又“九江枫树几回青”,是用典,写对朋友的怀念,像杜甫《梦李白》的“魂来枫林青”。所以这诗中所用的地名,都跟当时的战事有关,不是毫无意义的。王维的第二首诗是送友从长安到四川去做官,写他从长安家中出去,经过黄花县九折坂、五丈原、褒斜谷、子午山、嘉陵江、剑门、双流、刀州、巴江、临邛。这正说明王维对友人的关切,注意到他经过这些地方的情况,并非辽远不相属。王士禛提出王维诗里的地名辽远不相属是不对的。他所以这样说,是替自己文过饰非。赵执信《谈龙录》云: 


  山阳阎百诗(若璩),学者也。《唐贤三昧集》(王士禛编)初出,百诗谓余曰:“是多舛错,或校者之失,然亦足为选者累。如王右丞(维)诗:‘东南御亭(在苏州西)上,莫使有风尘。’‘御’误‘卸’,江淮无卸亭也。 


  孟襄阳(浩然)诗:‘行侣时相问,涔阳(在湖南)何处边?’‘涔’误‘浔’,涔阳近湘水,浔阳(在江西九江) 


  则辽绝矣。祖咏诗:‘西还不遑宿,中夜渡京水(在河南)。’‘京’误‘泾’,京水正当圃田之西,泾水则已入关矣(在陕西)。”余深韪其言,寓书阮翁。阮翁后著《池北偶谈》,内一条云:“诗家惟论兴会,道里远近,不必尽合。如孟诗:‘暝帆何处泊,遥指落星湾。’落星湾在南康(在江西)”云云。盖潜解前语也。噫,受言实难。夫遥指云者,必此夕梁泊也,岂可为浔阳解乎? 


  在这里,阎若璩提出三个错字都是对的。王维《送元中丞转运江淮》,御亭在苏州西,正属江淮都运官管辖的地区,作卸亭,没有这个地名了。孟浩然《夜渡湘水》,想到屈原《九歌·湘君》“望涔阳兮极浦”,就问起涔阳来,很自然。倘作浔阳,在九江,就跟渡湘水无关了。祖咏《夕次圃田店》,在圃田,自然想到京水,倘作泾水,一下到陕西,显然不合。王士禛引孟浩然《下灨石》诗:“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这只船在江西航行,夜里可以到落星湾,落星湾在江西,正合。王士禛不肯承认错误,文过饰非,举例又不合,是错的。再看徐祯卿的诗,他独卧在武昌,时令是秋天快要来了,就想到《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还未到,所以说“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从洞庭想到潇湘,极自然。他在武昌,想到家乡,想到漂泊在江汉区域,也很自然,李慈铭的批评不够恰当,还是钱先生讲得好,唐人作诗用地名“尚有用意”,“明人学唐,纯取气象之大”,就跟风格有关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