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考的迷人之处,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这两天监考,百无聊赖,晚上无意间翻看到一网友的个性签名,不觉哑然失笑!回想二十几年前的六月,正是杨柳依依、荷塘飘香的时候,那一年我的中考,真不知是上天眷顾呢,还是阴差阳错?
那年代能到县里来参加中考是极为不易的!因为首先要经过区里严格的预考。而我,做为当年参加中考的一名应届毕业生,连老师都认为我能通过预考已是难能可贵!填报志愿时,仓促间我不知所措,站在班主任徐老师的旁边嗫嚅了半天,老师也不知是因为忙而顾不上搭理我呢,还是认为我反正也考不上,报什么都无所谓。我就和其他同学一样,在报高中的同时随意兼报了中师。
中考过后,小伙伴们经常揶揄我,说我谦虚得太过分。其实,我哪有信心和底气?早在上一年,我就听从老师的建议,准备开个病假条来个假休学,然后再降到下一年级,做为来年考中师中专的后备军。当亲爱的舅舅四处联络亲戚熟人,几经奔波,终于为我带来了县医院出具的证明材料时,我却发现那上面写着的名字竟然是“刘丽英”!老天爷都跟我开玩笑,连名字都弄错了!看着满头大汗的舅舅,我不忍心再让他为我奔走。就这样,我还是留在原班,和那么多我认为实力强大无比的师兄师姐们一起奋斗。我只祈求大家手下留情,别甩我太远,给我留点颜面。初三就在这样的紧张、压抑、不自信中度过。
也是这样的六月,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躁热的气息。也是这样朴素的衣着、青涩的面容、腼腆的神情,我忐忑不安地走进了中考的考场。那次考后,我的感觉糟糕透了。觉得自己考得简直就是一塌糊涂。像我这样的山里娃,父亲长年在外工作,母亲整日忙于农活,亲戚邻里亦无多少文化。在那样闭塞的年代,家长们都期盼着孩子们能通过中考而改变命运。参加中考的学生真是高手如云,竞争异常激烈!而15岁的我能坚持完成初三的学习,尤其是在自己都过分夸大别人的实力,而自己内心却无比脆弱的时刻,我觉得自己能完成预考、中考,其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总之,中考后我的情绪极端地烦躁不安。第二天,我就逃到了爸爸工作的峨边林场。想忘情于山林,不愿谈及关于考试的任何情况。
就这样,我生活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天天睡懒觉、逛山路。浑然不觉间,大概是一个星期过后吧,家乡来急电,催我赶紧回去参加面试。原来,我的中考成绩不但远超中师中专线,据说还是全区应届生的第一名。这在当时的农村学校真算是一个奇迹!这让我难以置信又茫然无措。而老爸则是忧喜参半!他开着“老解放”连夜送我回乡,一路还不停地嘀咕:"自己的成绩咋样都不清楚!报个中师,赶鸭娃的(就是教小孩儿的)!”那时人们的观念就是,考中专又要比中师高一级别。总之,山里娃能考上中专或中师,就意味着跳农门、端铁饭碗,这是比现在考重点大学都还要幸运的。而且,这样还可省去三年艰苦的高中生活和面对更加残酷的高考。而对于家里还供养着几个学生娃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条经济又实惠的改变命运的一条捷径。所以,这对于当时并无半点奢望能考上中师的我来说,这根本就是上天给我的特别的恩赐。我除了欣然接受外,好像也顾不上想什么。我就这样匆忙回家、参加各种各样的面试,懵懵懂懂地迈进了中师的大门。
多少年后,我经常会想:教师是我喜欢的职业吗?中考决定的这个命运我认命吗?那逃过的三年高中生活和高考是幸运呢还是遗憾?十五岁,我们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吗?能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吗?而在后来的忙碌充实的中师生活中,爱情也曾不期而遇,却也因为年轻最终擦肩而过。也有在这期间收获了爱情,选定了自己终身伴侣的同学,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满意自己的选择,包括事业和感情。但我还是觉得那时确实是稚嫩和迷茫的!昨晚听著名作家毕淑敏老师演讲时说:当我们年少时,我们不懂;当我们懂了时,我们却已不再年轻!那时侯真是年少做梦的年龄,可我们的梦太过现实!
虽然我现在还算比较喜欢自己目前的工作。但我还是不由得羡慕起读高中的儿子来。虽然高中生活是枯燥、单调的,但恰好也是最单纯的!告别了懵懂无知的少年,对于未来还有无限的梦想和憧憬。也可能会有怦然心动的情感,但更多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责任!正因单调,其实就单纯!正因有压力,其实才能激发更大的动力!正因不能谈感情,其实情感的种子才更加的朴实!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积淀,来成长!如果时光倒流,我不会再惧怕高中,我愿意再奋斗三年,不管我最终选择的是什么事业,也可能还是教师,但我愿意走进高考的考场,让高考再次检验自己!
突然想起,老公曾让我写一篇《感谢高考》的文章。确实,仅参加过中考的孩子毕竟是稚嫩和迷茫的!唯有再经高考的洗礼,意志才会更坚定,身心更成熟,眼界更开阔,目标更明确,自信心更强!高考,是孩子们最划算、最公平选择未来生活的捷径。高考,可以让你跨越阶级、对抗后门与关系。高考,不论出身、长相、爹妈、背景,成败的唯一衡量标准是——高考成绩。特别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以及家庭的现状、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请你一定抓住高考这个机会。这个考试不论你出身在农村还是城市,长相平庸还是出众,社交能力强与弱,家里是否有钱、有厉害的爹妈,都只有成绩这一条标准。此后的绝大多数考试与竞争,再也没有这般公平。
掐指一算,还有几天时间,儿子和他的同学们就要走进高考的考场,接受国家的检验。感谢高中!感谢高考!孩子们,珍惜!加油!
(写于2015年中考期间,2017年6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