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我是一个没有被培养出有多少同理心的人。或者说,我还不熟悉,更不精通这种高贵的修养。
作为妻子,我可以贤惠;作为母亲,我可以奉献;作为女儿,我可以孝敬;作为朋友,我可以两肋插刀……但是,我总是不够温柔。
打个比方,当我关切的人出现负面情绪时,我表达爱和关心的方法是:立马化身“消防员”,使用我所能找到的最先进有效的“工具”,麻利地把他们从负面情绪的“苦海”中“拯救”出来。然后看着他们略显惶恐的眼神,我却在一旁自豪地拍打着手上的尘土……酷!
在我的字典里,能“搞定”问题比能“忍受”问题帅太多倍!所以,当老公跟我抱怨他的合作伙伴时,我是忍不住要帮忙分析那人的性格类型,并建议采用什么沟通方法。
当朋友跟我抱怨工作太忙时,我立马分享我是如何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只有面对我儿子和我爸爸时,我的角色有时还可以从“消防员”变为“医护人员”。
当我儿子冲着他屡做屡败的折纸发脾气时,我会一把把他搂过来说:“生气啦?要是我总也折不好,也会难过的~需要我帮忙吗?”(其实我的心里话是:我已经尝试过了,如果跟你说“这也值得生气?”的话,你会生气更久。)
当我爸爸一面跟我炫耀他的打油诗,一面叹息自己只读了几年书时,我会用祈求的语气开玩笑,请他得空时,把他的十八般“文武”艺传授给我。(其实我的心里话是:只要喜欢,什么时候开始读书都不算晚。)
也许我是把孩子和老人当做弱势群体来看待,才会刻意地少了很多“督促”。面对老公或朋友这样的,我的心理活动是:我一介女流都能做到的,你们也一定能做到。可见,同理心是我们通过对待他人来看待自己的一种方式。
我大多数情况下给他人的“建议”,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苛求。我那种一发现问题就忍不住要去“shoot it”(击毙)的冲动,是一种缺乏弹性的原则。看来培养我的同理心,我需要先从淡定地面对问题和负面情绪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