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网 >情话短信 > 正文

子弹短信能走多远?

来源:情诗网    2020-11-17    分类:情话短信

       距8月20日锤子新品发布会已经过去差不多一周时间,坚果Pro 2S销量几何尚无准确数据不得而知,但或许会让老罗团队惊喜的是,随发布会一起发布的即时通讯产品“子弹短信”自此一炮走红,已经连续在APP STORE总榜霸榜3天,网络上更是不少人抛出了“子弹短信要PK掉微信”的言论。“子弹短信”的异军突起究竟只是昙花一现,还是“革命”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探个究竟。

一、背景回顾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下,子弹短信是如何从悄无声息走向舞台中央的:

       2018.5.15 在锤子手机鸟巢新品发布会中,老罗发布了号称革命性的TNT工作站,并现场演示了工作站一系列创新功能,这其中包括子弹短信,同时开放了子弹短信的内测版申请。这是子弹短信第一次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但可能由于整体发布会新品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媒体网友对TNT的批判嘲讽吸引了众多的注意力,导致子弹短信也并未引起很大的关注,从百度搜索指数上看,也只是在5月16日短暂地上升到4906,而后消退;

       2018.8.19 苹果APP STORE发布子弹短信0.3.7版本,应该是为附和第二天即将举行的锤子新品发布会而特地安排的;

       2018.8.20 锤子科技2018夏季新品发布会,老罗再次在发布会中花了很大的篇幅隆重介绍了子弹短信,不过这次现场演示的是在手机端的应用(上次是在TNT),也正式宣布了子弹短信当日开放下载,当天百度搜索指数飙到16144,当然这只是开始;

       2018.8.21 苹果APP STORE正式发布子弹短信0.8.0版本,借着发布会的热度,百度搜索指数再次飙升到30615,同时在APP STORE榜单排名升至64名;

       2018.8.23 苹果APP STORE发布子弹短信0.8.1版本,热度持续提升,首次进入APP STORE总榜单TOP10,排名第6;同时根据工商网站天眼查显示,子弹短信当日获得了数千万融资,投资方暂未显示;

       2018.8.24 首次冲进APP STORE排行榜总榜第1名,苹果商店日下载量达到44万,安卓版也有27万的下载量;

       2018.8.25 苹果APP STORE发布子弹短信0.8.2版本,继续在APP STORE排行榜总榜排名第一,苹果商店日下载量涨到46万,安卓阵营下载量涨到49万。

       可以看出,这一周子弹短信的增长壮大可以用生猛来形容,最直接的推动因素,无疑是是锤子科技和老罗本人的大力推荐了,但仅凭这些显然不足以让子弹短信增长如此之快,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从产品本身去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

二、产品定位

       关于子弹短信的产品定位,首先我们要看一下官方的描述。这里需要避免的一个误区是,很多人认为子弹短信是锤子科技的产品,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老罗有在微博和发布会中明确说明:子弹短信是北京快如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而锤子科技是该公司的投资方之一,并有参与到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是两家联合发布的一款产品。因此,这里我们将快如科技和锤子科技都看作是子弹短信的官方。

       锤子科技对于子弹短信的产品定位的描述,可以借鉴老罗在发布会中的描述:“超高效率的次世代即时通讯工具。”快如科技对子弹短信产品定位的描述,则可参照子弹短信官网的描述:“子弹短信是一款极速高效的聊天软件,语音与文字的完美结合让你的信息随心所达,强大的全局悬浮球、贴心的稍后处理机制、便捷的引用回复等多项优化功能给你最极致的聊天体验。子弹短信,让你的信息一触即发。”从两家公司对产品定位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归纳出子弹短信的核心产品定位:高效的即时通讯工具。

       谈到这里,大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社交领域的霸主:微信。虽然老罗在8月24日的微博中宣称“子弹短信没有挑战微信,只是做一个在意沟通效率的人群的细分领域而已”,考虑到微信的核心用户群是对沟通效率比较在意的城市上班族,且以8090后居多,因此,可以说子弹短信已经在动微信的奶酪了,且是直接切中其核心用户群。当然,可能会有很多人提出质疑,子弹短信仅仅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而如今的微信远远不能用一款即时通讯软件来形容,也不能用一款熟人社交软件来形容,甚至用社交软件来形容都显得有些片面,二者如何相提并论?需要认清的一点是,不管微信的功能多么丰富,其最核心的功能还是即时通讯,这可以说是微信这艘航空母舰的核动力系统,而子弹短信的最大威胁在于,它可能是一个更加先进的核动力系统,因此,谈子弹短信的未来发展,微信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对手,也是必须跨越的一道鸿沟。

三、凭什么挑战微信?

       在社交领域的战场上,微信可谓是披荆斩棘,一路将无数竞争者和挑战者踩在脚下,子弹短信有什么资本挑战微信?在我看来,还是有的,挑战的资本正如前面所言:更先进的核动力系统。即时通讯工具的竞争核心在于能够在同等甚至更低经济成本下,使得沟通更加便捷高效,如果新的产品能够做到这一点,是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上一次即时通讯领域的变革:从短信到微信,这一变革差不多始于2011年。当时一个很重要的技术背景是网络(包括wifi为代表的无线网及流量套餐为代表的移动网)和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使得人们在即时通讯应用上,以更低的成本进行图片、语音、视频的实时传递成为可能,不再需要单纯依赖于传统的手机短信和通话。如果一个产品可以做到这些,无疑会是一个远比短信更加便捷高效的即时通讯工具,而微信无疑就是这个幸运儿(关于微信如何打败米聊、飞信等竞品,这里不做深入分析)。微信的发展史也无疑佐证了这一点:1.0版的微信主打发文字和图片,而这两种是可以通过传统的短信和彩信实现的,并没有在通讯效率上带来很大的提升,因此早期的微信用户活跃度也并不高,没有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微信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爆发性增长,是发布了语音功能的2.0版本,而语音功能的加入极大丰富并提升了用户的沟通效率,无疑是带来这次爆发性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当然,以本次增长为基础,后期微信又不断融入了社交、自媒体等功能,给微信用户的拉新和持续活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推力,但微信在即时通讯效率这一功能上的变革式提升,无疑是其高速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时间回到现在,同样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术背景:语音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积累,就国内市场而言,主要得益于讯飞语音的卓越贡献,基于讯飞语音技术的子弹短信目前识别准确率已经高达97%,甚至可以识别英语和部分方言。一定会有读者提出质疑,讯飞语音技术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基本达到了现在的识别水平,且目前包括微信、讯飞输入法等,也早就已经有了语音输入的功能。这里需要明确一点,一项技术本身走向成熟是一方面,被有效的应用则是另一方面,就如触摸屏技术,真正得到普及,是从乔布斯将其应用到手机交互中开始的。

       子弹短信以前,其他产品对于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是远远达不到子弹短信的这个级别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1)首先在定位上,其他产品只是将语音识别技术作为一个单纯的文字输入辅助性功能,如微信的“语音输入”需要点击右边的加号,再在弹出的众多选项中选择才行,入口相对隐蔽,同样,讯飞输入法的语音输入也不过是键盘中一个不起眼的按钮;(2)其次在交互方式上,无论是使用微信或是讯飞或是其他产品的语音输入时,每次说完需要点击“说完了”,然后点击发送才行,且想再说第二句时,又要进行同样繁琐的操作。以上两点,无疑大大增加了用户使用语音输入的操作成本,导致体验比较糟糕。

       对比之下,子弹短信通过以下两点让语音识别技术得到更高效的应用:(1)语音输入入口不再隐蔽,虽然同时支持文字输入,但显然语音输入才是其主打且在设计上更突出的输入方式;(2)从交互上看,用户用语音讲完后直接上滑即可将信息发出,一气呵成极为方便,考虑到语音识别还有3%左右的识别错误,子弹短信默认语音信息将以文字+语音的形式呈现给接收者,除了少数很正式的对话,这种方式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场景的沟通需求。这种处理方式看起来不过是一个很小的改变,但带来的效率提升却是超出意料的。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看,在绝大部分场景下,显然文字是比听语音更高效的信息接收方式,一方面因为读文字的效率更高,一段1分钟的语音,转换成文字可能十几秒就能读完;另一方面很多场合并不适合听语音,毕竟音量太小自己听不清楚,音量太大又会影响他人。从信息发出者的角度看,显然直接语音说出来比在手机上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要快得多,当然,可能会有人说在日常办公中,条件不允许语音输入,不要忘了日常办公中大家都是坐在电脑旁边的,哪怕是用微信,应该也会开一个微信PC版吧,此时只用打开子弹短信的网页版即可。

       以上所说的“便捷触发语音输入并即时发出,转换成文字+语音发给接收者”这一功能设定,无疑是子弹短信提高即时通讯效率的核心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子弹短信在另外一些设计和交互上的优化也进一步提高了其效率,如老罗所说子弹短信至少比现有通讯工具沟通效率提升5倍,并非完全是夸张。简短总结,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直接在对话流列表页即可查看对方发出的信息,并进行语音回复,无须进入聊天见面,减少了操作层级;(2)“全局悬浮球”功能可支持用户在任何界面随时地将信息即时发送至任何对象,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在不同的应用之间切换,极大简化了操作流程;(3)群操作中,输入一个@后,即可弹出群里的人员列表,可批量选择,便捷性大大提高;(4)“稍后处理”、“引用回复”、“历史头像”等细节功能,解决了部分之前使用微信的痛点,算是情怀上的加分项了。

四、有哪些不足?

       说了那么多子弹短信的优点,接下来谈谈这款产品的不足,这里主要讲3点:

       首先想说的是软件的流畅性问题。目前有用6g坚果Pro2s、6g锤子R1、iphone X以及iphone7体验了子弹短信,前三款无疑是目前的高配系列手机了,但是使用软件输入语音时,点击按钮后总会有一点延迟,这个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二主要是语音识别的速度,会比说话的速度有个时间差,使用前三款手机,虽然能感受到这个时间差,但在说完立马上滑发出是没问题的,但是iphone7就没那么幸运了,说完要看着字一个个蹦出来后,才能发送,否则发出去的就真的只是一段语音了。虽然考虑到语音后台转译需要时间,且低配置机型处理效率较低,但对于软件核心功能的流畅性这种核心体验上,还是需要进一步改善的,不排除会因此流失很多用户;

       第二,是语音输入触发按钮的交互问题,理论上作为子弹短信主打的输入方式,应该让用户能够以最舒适的方式进行语音点击输入,但是以目 前的设计看,整体语音输入的按钮偏小,不好点击,且在聊天界面中,语音输入按钮被放置在底部文字输入框的最右侧,即使不考虑左撇子这种特殊情况,右手人群点击也没那么容易,而如果频繁地点击这个按钮,按正常的单手握持姿势,大拇指需要极力弯曲,几次以后大拇指关节就会很疲劳。建议可以增加子弹短信软件内悬浮球,用户可以将悬浮球放置在屏幕上任何一个自己舒适的位置,方便用户更舒适地触发语音输入;

       第三,在功能分类上有些地方是无法理解的。软件的一级界面底部有资讯流这一tab页,进入后则是“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猜测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长,也有可能是考虑到目标用户群体主要是城市工作人群,方便他们在子弹短信内浏览并转发分享新闻。具体能否起到相应的作用,我是持严重怀疑态度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其他一些我没有想到的目的。

五、关于未来

       综上所述,子弹短信未来能否走远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有希望走远的,但是不得不面对以下两点挑战:

       第一,微信是否会“抄袭”?“抄袭”可能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借鉴子弹短信的一些功能,直接在微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一种是直接重新设计一款差不多相同的产品,然后借助腾讯庞大的流量优势抢夺市场。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于微信本身已经拥有超级庞大的用户群,要拿微信开刀,估计无法做到大幅度的改动,简单地借鉴一些功能优化,不仅会背上抄袭的骂名还无法带来质的提升,因此并非一个好选择;对于第二种情况,则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时间,且在子弹短信已经占据先机的情况下,即使是依托于腾讯的巨大流量和社交基因,也未必能后来居上,对腾讯而言也不是一个好选择。所以理论上只要子弹短信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做好产品和推广,是可以不惧腾讯的“抄袭”的。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腾讯直接投资子弹短信,这个就算不上挑战了。

       第二,如何打破社交壁垒?腾讯之所以能够在社交领域一家独大,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熟人社交是有很坚固的壁垒的,如今用户的亲人、朋友等社交关系基本都是维系在微信中,任子弹短信再高效强大,如果不能将用户的社交相关人群一并迁移到新软件中,那也只是一个空壳,新进来的用户迟早会流失。面对这一挑战,除了将产品体验进一步做好,更需要市场或运营推广部门发力,在吸引更多用户的同时,能够激励他们将身边的朋友也拉进来,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但考虑到微信本身是一款很杰出的产品,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已经养成,要打破这层社交壁垒,可谓是难上加难!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