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头压力获得舒缓的是一个想法,即有些父母自身的需要大到使他们无法奖励自己的子女。父母的轻抚也许是最甜美的,但在缺少它们的情况下,我们仍可以从别处寻求奖赏—在我们日常的关系中,从我们的朋友那儿,或是自行领悟到我们的表现不错。
能够和父母联结,一定是最好的,
但如果暂时不能和父母很好的连接,
我们也应该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权利,
也是我们对于自己关心之人应尽的义务。
如果有同频的朋友,甚至是逐渐成长的自己,借由书籍、课程、谈话等等,只要我们愿意,总能找到合适的情绪出口。
我先生常年外地工作,我和父母住在一起,扶养两个孩子。由于隔代养育,我和父母在生活习惯或是养育方式等方面,又由于这种冲突的微妙性,我很难就这类事件再和我先生去沟通子丑寅某。
两年半前,我和孩子刚从长沙回到无锡,妹妹出生,家人注意力焦点全部从哥哥转向妹妹,正逢哥哥也处于一个三年级的小叛逆,哥哥本性固执掘强,家人于是都把谴责的矛头指向我,一致认为是我没有管教好孩子导致。
而我和孩子的矛盾,也因为快速膨胀的压力激化,一部分是因为孩子从小到大,我都非常用心地去陪伴孩子,而孩子在那时并没有正向反馈我的期待,于是我的情绪就有了一部分的失望,这是作为父母的角色。
但更多是因为家人的指责,让我充满了委屈,又无处倾诉,就好像我是妈妈就应该把孩子教育好,否则就是响当当的失职,我一次又一次退回到儿童的角色,当即的反应就是想泄愤给孩子,
都是因为你,
才让家人如此不公正地对待我!
你才是应该被追究责任的人!
有一次因为孩子出言不逊,我没有马上斥责,我爸当场就大发雷霆。开始我还和我爸讲道理,我想等孩子情绪好些再和孩子谈, 结果我爸就搬出来老祖宗家训,最后演变成两个儿童的角色在斗嘴。
方法论尚且重要,
扎实的系统知识和长期的应用
更应该坚持执行。
压力过大,自然就会从"成人"~这个理性思考的角色中跳脱出来,要么放纵情绪,要么希望用权力立刻做出控制,但往往效果适得其反。
痛定思痛之后,我开始一步步学习正面管教和蒙特梭利,我始终认为从根源上学习,远比一次性去解决问题好得多。
从这本书的思维模式来讲,一旦觉察到自己的问题,我们是可以一步步溯流而上,追根溯源,比如比如思考
每次因为何种情绪,总是触发我的行为,
我当时如何感受,如何想,
如果换一种方式,我会如何去做……
但所有的方法的根基,一定在于你已经系统地去学过最根源系统的知识, 育儿比如蒙特梭利、正面管教等等,并且有过很长时间的实际应用,实践出真知,才可能会有很多真实可行的办法。
现在很多隔代养育的现实情况是,年轻父母的压力特别大,一方面已经看到听到一些先进的育儿理念,另一方面还要纠结长辈们用旧方式控制或溺爱孩子。
那年轻父母们,除了纠结、抱怨,
还能做什么?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
并应用在孩子身上。
当这些育儿法宝越来越多和现实结合起来,自然而然,我们应对问题的心态会更笃定,陪伴孩子们也会更得心应手。
当这些方法逐步应用在我两个孩子身上,我可以感受到孩子和我的联结更紧密,而父母、先生的态度也随之改变。
当我们对孩子有正向的影响力,我们也就越不会在乎其他人对孩子的影响,而老一辈看到孩子的发展也符合他们的初衷,自然一切进入良性循环。
放下心结~系统学习~坚持应用~压力疏解~良性循环。
艾莲娜·罗斯摄曾说:“除非你首肯,否则没有人能令你感到自卑。”换句话说,没有你“父母”的同意,没有人能令你感到自卑。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弱点、独特的过去及一个独特的“父母”。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因为同一类他人的行为,触动我们情绪崩溃的开关。当我们特别在乎内心父母的指责或称赞时,往往就会成就那些个脆弱的瞬间。我们真正的父母已经不在那个时空,内心的父母却总是在那里控制我们。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父母虽然待我很好,但每到周末,就会去外婆家打麻将,然后在半夜把迷迷糊糊的我带回家。虽然每周一次,我对麻将简直深恶痛绝,甚至听到麻将的声音也是不堪忍受。
但是现在外婆年纪大了,又不认识字,她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找子女陪她打麻将。也部分因为打麻将,她八十多高龄,手脚麻利,生活自理,人缘极好。
每次她来我家,我理性上接受大家陪外婆打麻将,但一旦长假几天连着打麻将,我就会不由自主变成小时候的那个自己,那个无助的儿童。同时我又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
就打麻将这件事情,我也和家人闹过无数次。一来,先生在家本来时间少,家人有时候会让他去凑人,从而减少了他休息和陪伴我和孩子的时间。二来,麻将的声音,确实会常常调动起我内在的那个小孩。
我和父母有交流过童年关于麻将不好的回忆,因为大部分节假日和周末,我都被麻将剥夺了父母的关注和爱,而被扔给了无聊的电视机和一堆零食~结果给父母怒斥不懂得感恩~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自己的父母。如果我们尝试和内心的父母联结,如果回到童年的自己,我会希望父母给我的精神陪伴多过精神陪伴,希望对我无条件的陪伴,多过有条件的陪伴。
但是,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做好我孩子的父母。我把家里麻将室外面的客厅,做成了一个磁力片为主题的互动中心,和孩子们玩搭建,玩数独,还有阅读,两个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书痴级别的阅读者。
即使长辈们偶尔玩麻将,对他们只是多点人来人往的声音,而我自己也逐渐开始释然。
至于先生,我也和他谈过陪伴的问题,一来他的性格喜欢外出,我会尽量和孩子陪他参加一些同学聚会和集体活动,同时安排他每周回家时间陪妹妹游泳。二来,他自己今年开了公众号,忙里偷闲更文,基本回家就泡书房做公众号了。
成长是一个需要时间加持的词语,
我们周围的一切,
因为现在每一分钟的努力,
正在悄悄的改变。
做自己生命中的好父母,
我们有权利生活得更加轻松富足!
好好先生”(男性)或“甜心小姐”(女性)是一个受父母责配,并有一个混丧“儿童”的人,他之所以沮丧,是因为轻抚被剩夺了,他之所以被剥夺轻抚,是因为经常没有察能或没有记录来自外在的刺激,而他之所以经常没有意识到外在的刺激,是因为他的“成人”功能持续性地被内心中父母”一“儿童”的对话所占据。
“好好先生”大部分时候都生活在过去,
“OK先生则生活于现在。
好好先生往往就是童年缺乏了来自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所以,即使在成年之后,她会特别在意内心父母的评判标准,而不是自己作为成人的理性思考。
林文采老师说,生命中必须有五朵金花,其中有一朵是肯定赞美认同。如果生命中的幼年某个时期,父母特别是父亲,给到孩子特别多的肯定赞美认同,孩子就会在心里开出一朵自信之花,而在之后,不管他人如何对待他,他就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很好的。
很喜欢一句话:
我给不出一个万无一失的成功法则,
但我能告诉你一个万能的失败法则:
永远取悦所有人。
“好好先生”的最大的特征,
恐怕就是希望取悦每一个人。
从小到大,我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为什么你待外面人总比待家里人好!”以至于我和我先生刚刚开始相处的头几年,我也经常如此在内心抱怨。
外界的道德标准,总是希望我们是好父母,好丈夫好妻子,好职员,好公民,而各种角色的好,也常常成为另一对夫妻吵架的标榜对象,
你看人家老王~~~
你看人家老李~~~
家里的一位总是不及人家家里的~
但人始终有其精力的局限,尤其在外人一片叫好声中,更需要用心维持在外的形象。但回家以后,精力耗尽,要么放松懈怠,比如打游戏、追剧、暴饮暴食~,要么用批评指责来发泄身心的疲惫。
所以常常有亲密爱人之间的怨愤:
你为什么对外人总比对家里人好。
如果回家依然要维持完好的形象,除了极少部分真正可以通过自我成长来平衡生活,也有可能在某一个节点就突然前所未有的爆发!
在我这座城市,就曾发生过,远在美国的女孩,从小到大品学兼优,突然自杀,父母和周围的亲朋好友一概无法接受,为什么一向如此完美的孩子会如此极端!
正因为习惯了被完美,
可能就会失去自我判断的勇气和能力,
而是顺着内心"父母"的标准生活,
直到有一天,生命再也无法负重。
成人后如何成为自己的重要他人,
给到自己肯定赞美认同,
让自己有机会从好好先生转变为Ok先生呢?
有勇气做自我复盘,
直面自己关注的重要事件,
就已经开始向OK先生的方向走去。
复盘中的“完成目标原因和我的感受”部分,
是客观进行自我肯定赞美认同的重要机会。
有时候,女儿做了一件有难度的事情,比如自己关上电视,虽然恋恋不舍,当她听到我说,
"这个确实非常难,很多小朋友都做不到!"
她眼睛就会突然亮起来!
那如果我们对自己说,
"这个确实很难,我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
是不是就已经开启肯定赞美认同的开关呢?
复盘中的“未完成的原因和下一步行动方案”部分,
则是把重点放在,即使我还未做到,
我还是有机会可以下一次做得更好。
希望,往往才是前进的灯塔,
自我评估,而非他人评估,
才更容易被真实的自己接受,
并积极地行动下去。
而对于配偶的指责发难,一定是需要我们更坚实的心理土壤。彼此疲倦的时候不计较,待他如孩童,彼此感觉好的时候才进行成人式的对话。足够多的肯定赞美认同,也会是引领彼此关系成长的润滑剂。
成为自己内心的父母,
我们才有机会让生命更加轻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