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最近看到朋友在看,我忍不住又翻了几集出来,又入了迷。
被各种美食和故事感动,加上
李立宏先生质朴而深远的解说,更将一个个美食的旅程、一段段人生的故事、一曲曲悠长的历史演绎得朴素、真实,潜入人心,敲开了我内心最最为原始的感动。
情愫油然而生,我也想起了很多很多住在心里的关于小吃的记忆。
(一)小镇的凉粉——故乡情
我出生在中国最西南端的一个边陲小镇,与缅甸一水之隔。
也许是位处热带,气候炎热的原因,家乡人尤其喜爱凉食,喜酸味。
这凉拌的米粉便是我为它流了最多口水的家乡美食之一。凉拌米粉用米面制得,形状似豆腐,切成条后配置辣子油、花椒、醋、香菜(我们叫yansui),还有最最为独家的只有小镇人才做得出的酸菜(在外多年,至今觉得这个味道是任何地方的酸菜都无法超越的)。
这碗小吃凉拌配料简单不繁杂,没有很多地方制作的凉菜存在的酱油味、豆酱味、大蒜味等各种混在一起的“浊”。味道清香、酸爽——一碗接一碗,舌尖尽致了,肚皮叫苦了。
记得小时候,每到街子天,小孩们总会等在路边,等待妈妈的回来,不停的张望张望,希望远处出现的是自己妈妈的身影,期望、失望……又期望,终于还是等到,每一个家庭的妈妈都会在拮据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孩子带回爱吃的零食,于我而言,一直以来,我每个街子天最最盼望的便是妈妈带回的一大包凉粉。
很多很多年以后,自己离家越来越远,凉粉的味道也离当初越来越远,从小镇到昆明,昆明到南宁,南宁到长沙,但每一年回家,最最不能忘记的还是吃上几大碗想念已久的凉粉。
吃,是人类最为原始的裹腹行为。你可能常常会忘记米饭和水是什么滋味,但却能用最美好的记忆储存那些代表着一个地方、一种情愫的小吃,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饮食文化。
对社会而言,美食的传承,在指尖、在心间、在舌尖,这被认为是文化的传承。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关于一段时光的记忆,一种情感的寄托。对于我而言,关于凉拌凉粉,这个寄托,叫做乡愁。
(二)广西螺蛳粉——同学情
广西南宁有我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时光。
螺蛳粉实际是柳州的特色小吃,之所以将其定义为广西,是因为我与它在南宁相遇,既然不能乱其起源的说是南宁的螺蛳粉,那就是广西吧。
说起螺蛳粉,估计每一个小伙伴都不想描述太多,且看一下这色相,便知道其魅惑无比,让我们一帮来自东南西北的小民硬是为之疯狂,即使泪流满面,也辣便快乐。
我和好友娟都爱这份热辣,上学期间“螺蛳粉”是我们每天必要的“饭”,对它简直是迷之热爱。对于这个味道的执着热爱,我们难以言表。只记得每一次去叫一碗时的急切,吃时候的欣喜若狂,吃完后的满腹满足......这些“热火朝天”的时光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这么多年以来,每每到一个地方每每遇到一个新朋友,我都会不厌其烦得给他讲述广西的螺蛳粉,就像讲述一个自己熟悉的老朋友,久而久之,似乎新朋友们没见过这位老朋友,也都能感受这份热辣了。
当然也会穿梭新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找寻,去网上搜索,到底当地哪里有可以吃到螺蛳粉的,再不然会在淘宝不停得搜罗,寻找的急切不亚于在寻找一位老友的心情。
螺蛳粉的味道,“很怪”,初次接触的人都这么说。
但这种味道是有魔力的,不知不觉中,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爱上他了。就像是你的某一位朋友,开始你是不是很看不惯他,开始你是不是觉得他哪儿哪儿不是你的那一类,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因为一些缘分,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是你生命中重要的人了。
我们每一个在广西读过书的同学都知道柳螺香、爱民、爱辣......这些记有我们烙印的螺蛳粉品牌。
那一声声急切的“老板,一碗干捞,加一个卤蛋,多一份青菜,不加腐竹”。……
夜深人静时,在耳边缭绕。
同学,你们还好吗?
......
人们常说,舌头不会骗人,他知道哪里是故乡。
我想是的,他更知道哪些是故人。
你记起了哪些美食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