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网 >套路情话 > 正文

说话也要讲究“套路

来源:情诗网    2021-04-06    分类:套路情话

     

        什么是套路?说话也要讲究“套路”吗?套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关于“套路“一词,我特意求教了一下“度娘”。度娘说:“套路一词本身具有多重特殊含义,需要人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词语的含义。

        一方面,套路是一个网络流行词,用来形容精心策划的一套计划。简单来说,一般就是说你这个人不简单,会算计人。或是形容对象十分老练,极具经验从而形成了一类较为成熟的行为,即所谓的“套路”。 另一方面,套路是招数的组合,是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应当属于“演法”。旧时称“套子”或“套”。一般由4段或6段组成,应有起势与收势。现行的国竞赛套路类型有国标武术套路、传统套路及对练套路等。最后一方面,套路指做事方法和做事状态,常作动词使用。形容某人做事有条理,如打麻将,四人打麻将,其中一人说:你又不按套路出牌。打扑克牌同样适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在说话中讲究“套路”吧!

    【让可能变为现实的第一步】

      --成为第一个鼓掌的人

        我们常常讲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很重要,而且要第一时间去鼓掌。别说小孩子了,其实我们大人又何尝不是如些呢?想想当你完成了某项工作时,你是否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呢?哪怕是一句简短的问候或者是一个简单微笑,你是不是觉得很开心呢?尽管有些时候别人的问题可能也只是出于基本的礼貌罢了。但这些都无所谓、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别人鼓励你时,你的心情是愉悦的,不是骊?所以,大人都是如此,何况是孩子呢?

        她也是非常需要你的鼓励与肯定的,尤其是来自老师的鼓励与肯定。就像“谢谢你”这三个字,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在平常不过了,但每个听到这三个字的人,心理还是美滋滋的。

        无关乎这句话是出自说话者的真心还是假意,对于听者来说已经足够了。说话要讲究艺术,讲究方法,但同样要有针对性,如光说“谢谢你”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如果你在“谢谢你”后面加上具体的事儿、具体的词,如“谢谢你鼓励我”“谢谢你关注我”“谢谢你帮助我”,是不是会更好呢?

        所以,我们要多给别人一些鼓励,并将鼓励与具体的事情结合起来,努力争做第一个鼓掌的人吧!

      --拿捏赞美的最佳时间

        赞美也是分时候的,只有很好的把握好这个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做为老师,拿捏赞美的时间同样是很关键、很重要的事儿。记得上学期开学后,我接了五.一班的综合课,还记得课堂上在课外知识拓展环节,我让孩子们以开火车的形式去阅读,结果轮到了坐在最后边的一个男生那里,突然就停住了。

        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的目光也都转向了那个同学。有几个嘴快的同学就说:“老师他不认识字,他从来都不读课文。”“老师,你叫下一个同学吧!”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你一句我一句,只见那个同学的头埋得更低了。因为刚接这个班,对班级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于是我就说为什么呢?每个人都要读的,可能在我的坚持下,那个同学也许是迫于老师的“强烈要求”吧,勉强从凳子上站了起来,举起手中的书做出要读的架式,但还是没有出声,于是我就走到同学跟前关切地说:“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没关系,大胆地读,有老师在!”可能是听了我的鼓励,可能是出于我的“强势”,所以他就勉强地读了起来。别说,虽然有些磕磕巴巴的,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于是我便乘机鼓励他,“这不是读的很好吗?如果再大点声就会更好的。老师相信你能做到的。”

        自从那节课后,我发现这个同学上课再也不是将头埋得很低了,也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了,课下偶尔遇见也会跟你打招呼了,再也不是急于躲闪了。所以,我觉得有些时候老师的鼓励很重要,而且要抓住恰当的时机去鼓励,效果会更佳的。

      --第一时间传递好消息

        我们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正面的鼓励,很多时候不必自己说出来。比如说,在某个场合,听到某个同学或某个老师讲另一个同学的好消息时,希望你不要成为好消息的终结者,而是要很快地将这个“好消息”传递出去,切记要毫无遗漏地传递出去,对于这个倾听者来说,这比他当面听到某个好消息心情要更愉悦、更甜蜜。

        所以,作为老师要争做一个“快乐的传递者”。不仅可以改变一个学生,让他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有时候反倒能拉近双方的感情,加深彼此深厚的友谊。

      --让人觉得备受关注

        作为老师我们的语言很重要,同样的话要学着说得更有艺术感,但同样我们的眼神也很重要。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到某个地方去参加宴会,那个地方和与会的人员他从来没去过,也没有见过。离开后据他的朋友说,其他的与会人员都觉得他是一个很宽容、很好相处的一个人。实际上,被夸奖的当事人在那个陌生的场合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他只做了一点,那就是当别人说话时,他只是很关注,或者是一个眼神,或者是一个动作,或者是一个惊讶的“语气词”,可即便是这样,他让别人觉得被受关注、心情愉悦,让人觉得舒服,所以在别人看来,他同样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人,即便他们彼此并不熟识。

      【从改变词语的细微处做起】

      --让沟通从“你”开始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以“我”为中心的,特别是一个小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认为自己就是整个宇宙的中心,所有他看到的那些影影绰绰的影子都是为“我”服务的。当然在他长大之后这些东西都消失了,确切的说不是消失了,只是被一些礼貌性的、深层次的东西掩盖住了。例如,当同学回答某个问题时,你都是怎么表扬的呢?“这个问题回答的很全面”“这个想法特别好”,其实这样表扬固然很好。但如果换成“你的这个想法很不错”“你的这个问题回答的很全面”是不是会更好呢?老师为什么不从“你”开始呢?

        一个简单的“你”会让对方感觉到是以“他“为中心了。所以,老师的言语表达,如果从“你”开始,会让人觉得更舒服的。

      --用“我们”拉近距离

        像“咱们”和“我们”这样的词,在实践中应用的非常广泛。而二者也有一定的区别,“我们”一词通常不包括听话者,而“咱们”肯定包括听话的一方。例如,“我们开会,你们大扫除”,如果这是老师对学生说的话,那说话者是老师,开会则是老师要做的事情,而扫除就是听话者学生要做的事情。但如果换成“咱们开会”,这里就包括听话者在内了,要共同的完成一件事情。

        所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用词,普通的“我们”两个字,会拉近听、说双方的距离,让彼此感觉很“近”。

      --改变一些句式如何

        例如,当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你想表达对对方的谢意,通常会说“谢谢你”三个字,但如果你说“谢谢你帮助我打印文件”“谢谢你帮我打扫卫生”“谢谢你帮我摆放桌椅”“谢谢你来了”,像这样的一些句式,我们通过适当的调整,定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一个老师能否在讲台上先站住,再站高,除了使命感,其赖以仰仗的,除了语言还能是什么呢?做为老师就是吃“开口饭”的,那我们这个“口”怎么开,如何“开口“才会更有效?不管你是教哪个学科的老师,不管你是教哪个年级的老师,我们共同面对着一个专业型的课题,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琢磨,争取在语言表达上有更高的境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