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涉及挖掘教材,举一反三,循循善诱之类的教育话题,我就会想起这个笑话:
老师问:“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剩几只?”
学生:“是无声手枪,还是其它没有声音的枪?”
师:不是无声手枪,也不是其它没有声音的枪。”
生:“枪声有多大?”
师:“80-100分贝”
生:“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
师:“是的”
生:“在那个地方,打鸟不犯法?”
师:“不犯”
生:“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师:“确定”
老师有些不耐烦了:“拜托,你只需要告诉我还剩几只鸟就行了,OK?”
生:“OK!鸟里有没有聋子?”
师:“没有”
生:“其中有没有智力有问题的?就是呆傻到听到枪响都不知道要飞的?”
师:“没有,智商都在200以上!”
生:“有没有关在笼子里?”
师:“没有”
生:“有没有残疾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师:“没有,身体都倍棒!”
生:“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师:“都是公的。”
生:“都不可能怀孕?”
师:“我晕!绝对不可能!”
生:“打鸟的人有没有眼花?保证是10只?”
师:“10只”
生仍追问:“有没有傻到不怕死的?”
师:“都怕死”
生:“有没有是情侣的,一方被打中另一个主动要陪着殉情的?”
师:笨蛋!之前不是告诉你都是公的吗!”
生:“同性不可以相爱啊?”
师愤怒了:“…10只鸟的性取向都很正常!”
生:“会不会一射二鸟?”
师:“不会”
生:“一枪打仨呢?”
师:“不会”
生:“4呢?”
师:“更不会”
生:“5呢?”
师彻底崩溃:“尼玛,再说一遍,一枪只能打死1只!”
生:“…好吧,就是所有鸟都可以自由活动的?它们受到惊吓起飞,会不会惊慌失措而互相碰撞?”
师:“不会,每只鸟都自由飞行”
生:“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话,”
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1只;如果掉下来,就1只不剩!”
终于等到学生的答案了,老师强忍着几乎倒地的晕眩感,颤抖地说:“你TMD不用读小学了,直接去考公务员吧!"
这个笑话还被引申出N种版本,由此引发的吐槽就更多了,是什么引得人们如此兴奋呢?除了学生的书呆子劲,是否还有对这名老师的幸灾乐祸?我分明听到有一个声音在暗笑的同时咬着牙抛给了老师一句——“自作自受”。
的确,这样的“侦探课”我们操练得少吗?数学也就罢了,语文的“阅读理解”与英语的“完形填空”更是被众多考生并称为“史上最惨无人道”的坑爹恶魔。据说赵本夫面对外孙的语文作业都“一筹莫展”,而周国平解答一篇针对自己文章的考题,居然只能“勉强及格”。
去年浙江高考阅读理解的材料节选自一篇名为《一种美味》的文章:
文章大体内容是一个农村家庭吃鱼的经历,然而文后问题的设计却让许多考生苦不堪言:
考完之后被患得患失的心情折磨的考生自然想到去找文章作者索要标准答案,至少要看看自己败在哪里?就这样,文章作者巩高峰被网友们人肉了出来。没想到作者的反应也一样懵圈:
规范化的考试内容尚且带来如此尴尬,平常的培训中这种过度解读就更是极尽刁钻古怪之能事。在这个通过考试决胜负的“江湖”,为了得到要命的分数,老师和学生都在密切监测考试方向,绞尽脑汁揣摩出题者的意图,拼命模拟拆解各种套路,然而套路似乎总是层出不穷,永远也让人捉摸不定,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我们面对的远不止哈姆雷特这一个形象。
结果对孩子的阅读兴趣、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等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就拿我家孩子来说吧,她直言对整天“察言观色”、搞得晕头转向的语文课已经失去了兴趣已经让我不能不忧虑了,最近有几件事又让我对她的思维方式引起了注意。
一件是她姨父偶然说起现在他的诊所开始赚钱了,他在一方已经很有了一些名气。女儿对他的成功过程很好奇,就问他说:“你是怎么创出名气的呢?是不是一开始根本没几个人知道你的水平,整天连一个病人都没有,连房租钱都交不起,后来看好了一个,他很佩服你,然后又把你介绍给了下一个人,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争着来找你看病,你就成为名医了吗?”
这一番设想明显是典型的三段式作文训练的思路呀,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还有一件事是我一位同事生二胎,她上午还来上班,中午就进医院生下了孩子,我收到微信之后不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了惊异,没想到这又勾起了她的推导癖,她说:“是不是小火阿姨上班的时候忽然觉得,咦,自己好像不太舒服,孩子好像要出来了,或是怎么了,怎么办呢?然后就赶紧跑到医院去,医生给她检查了一下,说,你这是要生了……然后就生下来了吗?”
我一听她这番话,就知道她这又是做作业什么问题都要细细分析出个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波三折的发展过程的思维定势在作祟。
爱思考是好事,但这种套路式的思维带给孩子的不是真正的思维的发散,思考的深入,视野的拓展,反而会将孩子导入钻不过来的毫无价值的牛角尖,带来无谓的脑力的负担,在真正面对问题的时候却总是战战兢兢,犹疑不决,容易陷入纠结与惶惑,莫衷一是,无所适从。从本质上讲非但无益于形成清晰的概念和做出准确的判断,还会禁锢孩子的独立思考,无暇于激发灵感火花和蕴育独特创见的精神活动。我真的不希望孩子的大脑和心灵被任何无聊的“绳套”所绑定和阻滞。
我希望孩子能够真正地多阅读,多思考。然而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现实就是这么无奈,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和如此有限的时间,我们只能适应这种“微言大义”式的学习乃至生活方式。真正读完一本书、看完一部剧的人很少,但是拆解它的二手、三手书评、影评等却是满天飞。
很惭愧,我感慨了半天,自己这篇读书笔记不也同样是出于工作任务的“拆书”吗?写完之后我回过头去看了一下:三个例子加一个道理,标准的鸡汤文格式——不知不觉我也踏入了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