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网 >高端情话 > 正文

端午闲话

来源:情诗网    2021-02-16    分类:高端情话

        大约两周前,我打电话给外婆,她就问我端午回不回家,我还是照例说出实情,应该不回了。然后外婆也知道我不能回家,马上接道,“家里要包粽子了,你喜欢吃啥馅儿的粽子,我给你包一打放冰箱里,你暑假回来吃啊。”我听了,嘴上轻描淡写的应着,“好说好说,有的话更好,没的话也没事儿,你自己别累着”,但心里其实马上乐开了花儿。没有和外婆说吃啥馅儿的,是因为只要外婆做的东西,我都爱吃,外婆也清楚我爱吃梅干菜扣肉馅儿的,不爱吃板栗粽子。每逢传统的节气或节日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总是关于吃的东西,正月十五的汤圆,清明的清明粿,立夏的蚕豆饭和荷包蛋,端午的粽子和春卷,中元节的千层糕,中秋的月饼,春节的艾糕和发糕.......这些吃食于我这个吃货而言,总是这些节日存在的最大价值,有烟火味儿。

         我知道,每每过节做吃食时,我家的外婆总是会提前几天操起心,而且年纪越大,这心就越操的厉害。无非是要把一大家子的人都要照顾到,还要考虑左邻右舍、关系亲近的朋友也要分一点儿,农村人没啥其他可拿的出的东西,还得靠这些回馈给这些关系好的亲朋们。这样一来,原材料准备的也就多了,可有时候年纪大了力不从心,所以没有开始做吃的就先担心上了。有时候我半开玩笑的说感觉吃不消就不做了,去街上买点得了,但外婆又不依,又自由一套理论,还能干活还是得子孙们弄点好吃的。瞧,这就是外婆的难处。要做就做吧,但是她还得注意好控制吃的口感,万一做的不好吃了,可就拿不出去送人了,这时候她总要自责一番,心里不开心一会儿。所以从小到大看着外婆在各种时节做吃食时,总会有一种仪式感,这是一家的大事啊,必定是要提前给几个舅舅们问问需要多少,什么口味多做一点,是自己回老家拿还是让熟人捎出去。

         说到端午,家那边基本上要操办两种吃食,粽子和春卷,粽子的习俗自不必多说,但是吃春卷好像只有我们家那边才有的习惯,但具体的缘由我也无法考究。包粽子的糯米一般是前一天晚上提前用水浸泡的,箬叶、捆扎粽子的龙须草也会提前精抛,因此端午的家中,是弥漫着箬叶和龙须草清香的。一群妇女叽叽喳喳着一边加长里短一边包着粽子。空闲的男主人这时候大多打打下手,烧着大锅灶的柴火,看看什么时候水烧开了,什么时候可以下粽子了,什么时候可以捞粽子了。一群熊孩子们则是在家门口打闹,时不时地进来摘个新出锅的粽子,咬上几口就又可以去疯玩了,又或者听话点的女孩子已经开始模仿大人的模样在妈妈身边学着包起了粽子,不时看妈妈几下,又依样画葫芦,包完一个歪着脑袋儿和妈妈的一比发现太丑了又不免在那里自己嫌弃自己一下。而闲散的邻居则是慢悠悠的走过家门时一看包粽子人多,准要进来搭上几句,好客的女主人立马从一挂粽子里摘下一个让邻居尝尝,而邻居咬上一口,得说叨几句,你家的糯米比谁家的更黏,梅干菜肉的馅儿香极了云云,这邻居准是已经尝遍左邻有舍包的粽子的了。

         至于春卷,记得以前都是去市场直接买面皮儿,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家的姨婆闲市场上的面皮儿价格高的离谱,而且皮又厚,索性就去买了烙面皮儿的平底锅,于是自此以后,她家就是我家的春卷面皮儿直接供应商。每次舅舅们回家时,好客的姨婆总是会提前来我外婆家问有几个人回家过端午吃春卷,她也就根据人数来估摸着烙面皮儿的数量。一个平底锅,在支上一个煤球炉,右手捞上一把和好的面团儿,按着平底锅将面团儿匀开,使得面皮儿尽量薄,然后当看到面皮儿差不多透出锅底的暗黑色时,左手在圆形的面皮儿边缘一揭,整张面皮儿就带着一股儿热气从锅面上脱开了。而另一边我家的外婆妈妈们则在准备各色各样的包春卷的菜肴,清炒卷心菜、豇豆丝、蛋丝炒肉、炒粉干、豆芽菜、干豆腐.......摆满了圆桌,菜差不多做好的时候,一叠面皮儿已经晾凉了也适时的送到我家了。于是,两者相得益彰,刚好可以开动。然后,桌上的长辈又会开始点评谁包的春卷严实、紧致、好看,而如果包的不严实的话吃着吃着,里面的菜肴不知啥时就会坍塌似的从面皮儿里跑出来,这时桌上必定是笑声一片的。

        有时候会觉得庆幸长在农村,看着家里的五谷杂粮从土地里生长、收割到餐桌上的或甜或咸、或粘或脆、或软或干的美味,矫情的说,我怎能不觉得这是神奇的过程呢,对土地的亲近怎能不增加几分呢?每每听到外婆抱怨做这做那累,耿直的我就会说,那就不做了嘛,直接去街上去买来吃得了,于是外婆就又会搬出一大堆理由,这贵那不卫生呐,等节日来临的时候依然乐此不彼、不辞辛劳的做这做那。还不是那些吃食是农家最体面和最自豪的东西,要是连这些东西都不做,过个节的不热闹一下,这个家还会有烟火味儿嘛?这个家还像个家么?有时候我会想,要是老一辈们做这些吃食的手艺不在了,美味的吃食没有了,我们的下一代会多遗憾,一大家子能否还能团圆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