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对话经典320: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坐的时间久了,下肢血流不畅,需要起来活动。于是需要找点事情,比如说倒杯水,上次厕所,倒倒垃圾。车上虽然人很多,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众乘客,如同面临寂静的山谷,阅读竟能深入进行下去,时时有一些新的想法产生,并随手记下来。阅读的习惯是一种心境,面对闹市如无人。纷乱躁动的不是闹市,而是自己的内心。
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有感情的朗读,在于展现特定文章的情境,他是一种更为高级和深刻的文化形式。不能因为其常见,而把他视作平凡之物。
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讲的身体化作万物,具有道家的人法地的思想。
朗读的要诀是想象。想象虽然是一种比较低等的思维形式,但是它却是非常重要的。想想位于理性思维和具体经验之间,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并不能随意而为之。想象需要众多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又需要理论为指向。
想象,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完整的形态,好像铁板一块,比如这一个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实质上,从古人的书籍中的想象到现代的想象,人们的想象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有传承,有变异。想象受不同的理念影响,而呈现出细微之别。如比较古代和现代的一些认识,有些是相同的,但更多的是不同。想象也是可以灵活的进行组合的。如何用原有的想象素材,进行灵活的想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我们来读古代的经典,一方面要学习他的整体情境,更重要的是要辨别古今的想象变化。
比如说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种观点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细细的比较,孔子的整体认识和今天我们对于这个观念的认识,其中有许许多多的不同。盲目地崇拜古人,认为凡是古老的,都一定比现在的好,是一种僵化思维,是想象能力的僵化。比如认为计算机的发明受古代易经的启发,就认为易经的道理高明到超过了计算机的科学道理,这显然也是一种盲目的自大。
盲目自大都是有害的,导致想象僵化,不能够察觉想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移。
感情朗读所描绘的情境,十分接近于实际的情景。首先在于文对文章的理解,从字词的本意,想到了其可能的意思,从而连贯成情境,由字词的想象到有意境,到触摸人物的感情。体会句子到句子的感情变化,体会句子和句子之间的感情延续。
排比和对比,是常用的一种描写手法,这种修辞手法,其内在的情景特质,是值得玩味的。情境在客体中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在感情朗诵中,表现为一种想象。
字词的本意,到字词可能表达的周边的意义,这两种意义之间通过边界连接,用于表达更为连贯完整的阔大情景。古代的造字六法说起来简单,从想象的状态来说,它是一个复杂的想象过程,能够识文断字,能够理解文意,是一种不容易的事情,说明想象状态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受教育水平之高下之别,就在于对具体情景的感受水平的高低。
《女娲补天》的朗读,要读出女神的伟大形象,必须通过丰富神奇的想象,神话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场是强于凡人的,要能够触摸到那种感天动地震撼人心激情四射的人物感情。
朗读要有感情,要传达出人物的感情。而人物的感情是各不相同的,思考各种不同伟大人物感情的过程中,就是进行人格熏陶的过程。
想象至于朗读之重要,神话故事的有些觉得是平淡朴素的叙述,也要把它想象成传神生动的画面。特别要注意一些动词,读出感受,进行想象,再创造,触摸其中人物的感情。
感情不仅需要体验,更是由思考而来。比如女娲被巨大的响声震醒,到屋外一看,看到天空大地的景象。如果不去思考女娲的这种感情,我们就会平铺无奇的读出来。这种感情是需要思考的,女娲这个时候充满了恐怖。读的时候就要带出恐怖的感情。
以前我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总是认为感情和思维是两码事,感情是不受控制的,自然而然是产生的。
但从有感情的朗读来看,学生在以一种感情来朗读这段话的时候,他必然进行了一个理性的思考,首先要想象具体的情境,然后上升到对人物形象品质的把握中,进而思考人物当时的情感状态,然后再到具体的字词句中,找到感情的抒发点。最后以一种恰当的节奏,表现出这种感情。感情并不是在没有头绪中发生的,他受理性的控制,是可以思考的。
在自然的状态下,人的感情有时候会呈现出莫名其妙的状态,突然爆发。这种现象不可否定。但在更多的时候,人的感情是受思维的控制,有目的的流露。有时候,我们可以认为是一种做作,是一种虚伪。但大多数是一种有选择的真诚的表达。比如我们面对学生,面对职业,我们所流露出来的感情,绝大部分是受思维控制的,是事先经过选择,甚至经过反复思考的。
感情是一个可以明确思考可以把握的,而且可以通过用一种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比要把感情看得很玄妙,认为他不可控制,不可捉摸的那种想法,要有利的多了。
从这个观点来看,有感情的朗读,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容易实现的事情。有感情朗读的前提,是对情境的想象,是对思想的判断,更是对一种感情状态的思考,而不是体验。
不断的思考人物感情状态的训练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的学习对自己的感情状态进行控制运用的过程,这一点无疑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