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那种看上去很温和干净的男孩子。
洁白衬衫,清爽的头发,柔和的笑眼,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安静的气质。
而这样的男孩子,通常只出现在校园时代。
因为只有少年才会有这样纯粹的感觉。
成年人的身上,早已褪去青涩的外衣。而少年是需要青涩的。
看完《悲伤逆流成河》,里面也有这样的少年。
电影里的少年很温柔,对待与他一起长大命运却不相同的的女生细心且爱护有加。
但这种爱护随着矛盾的出现,开始出现裂痕,少年最终离开了内心汹涌的少女。
也许年少时的温柔是没有厚度的。
他可以关心你的生活细节,点点滴滴,轻柔地对待你,温和地照顾你。
一旦站在对立的立场,一旦深入到某种漩涡里,少年的温柔是无法支撑强大的对抗的。
电影里少年面无表情地离开,虽然看上去冷漠。但离开,不是少年的错。
少年的温柔有限,少女的痛苦太深,所以无法对应时,只能得到一场分离。
后来我想,如果温柔的少年成长为了温柔的成熟男子,那么,他是否承担得起少女的内心容量。
其实答案很明显。
一开始,他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一个人是无法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的。尤其是一个人的境遇与另一个人完全不一样时,更加如此。
少年的世界里充满光,他可能永远也感受不了少女湿漉漉的世界。
无法感受,就意味着无法理解。
电影里少女有一段话我记得很清,她说,我们面对的困难都不一样,你为考不到全校第一感到难过,而我为自己没有用过有香味的卫生巾感到难过。
他们不一样,这是最重要的分界点。
从他牵手了一个和他站在同一个世界里的女孩子,就可以知道问题的答案——
那就是,少年即使成长为大人模样,未必会懂得理解少女的心思。
不是他不会懂,而是他可以选择不懂。
如果他选择去懂得,那就意味着他面临的挑战会很多。
小说里,少年对后来的女朋友说,自己曾经一度想要倾其所有地对少女好,想要掏出自己的全部给她,但最后却觉得,她仿佛是一个黑色漩涡,伸出手去拉她只能随着一起陷下去。如果放开手的话,自己就会站得很稳。
因为这种“懂得”让自己痛苦,所以少年选择不去懂。
人的痛苦如果没有遇到对应的人来分担,就会成为他人的负担。
而负担,终究会消耗掉有限的温柔。
也许,少年的选择其实是大部分人都会做的选择呢。
毕竟,承担别人的内心或者别人的处境,是件需要强大能量供应的事。
而通常人们本身,都不够强大。
以及,人们都在等待另一个人强大的人给予救援。
大家啊,都在做“等”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