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第二周,照例给自己来一次复盘。
第一篇:《改变命运是个伪命题》
这篇文章我选取的名句是《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华上下五千年,很多历史名人、豪杰、伟人,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强不息”这一古训。
我读了一篇网友写的作文,也是选取的这句话。他的做法是:从小处入手,用姥姥的话:“天上每一颗星星都代表地上的一个人”想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每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肉体虽腐朽败灭,但意志化为星晨。”
从小事入手、观点不要过于鲜明、多用形容词与排比句、结尾升华......这都是优秀作文的套路。
但我不喜欢言之无物、或者不疼不痒、人云亦云的内容,所以我没有按照这样的套路来写,而是选择了“改变命运”这个主题。
《易经》是中国文化源头的“集大成者”,但很多人把它看作是算命的书。
“易”是变化的意思。在这本书的体系中,宇宙处在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状态,这跟物理学的观点不谋而合——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整个宇宙一直在不断膨胀中。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就不应该违反自然规律,而是要“顺势而为”。如果你想脱离原有的轨道,也不必处处跟主流作对,而是寻找自己的“风口”。
亮点:主题抓得不错。因为我不熟悉《易经》,所以文章的主题不在“命运”而在“改变命运”;
缺点:略显啰嗦。
第二篇:《高效率学习的人,心中都有一把筛子》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这首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燕姐常常提到的那句话:“遇见自己、做自己”。
如果你生来就是红花,何必去羡慕叶子的绿?
我们都知道“做自己”的重要性。
但我觉得,这篇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观点上,就陷入“人云亦云”的层次了。想获得高分,这样做固然很保险;但既然要练手,就要更进一步。哪怕观点有失偏颇,也没关系,先写出来。
于是,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成了:如何聚焦精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亮点:逻辑不错
缺点:缺乏实际案例的支撑
第三篇:《我的问题,都是“格局”的问题》
龚自珍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要扩大自己的格局。
因为,我们眼前的很多问题,除了能力不足,还有很大的原因在于“格局不够”。
我们常常说:一件事,现在看不清,等它过去了四五年、七八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为什么当初就看不透呢?因为过去的自己,限于眼界、经验和情绪之中。
简单来说,就是“执念太多”。
而提升“格局”,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一步步来吧!
亮点:从小处着眼,步步深入
缺点:整个逻辑有点儿牵强,没有说透
第四篇:《他在90多年前说的这句话,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金句”》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先生这句话,我最初的理解就是“敢想敢做敢担当”,但后来又想起他另外一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就是说,我们要敢于直视,才能真正面对。
就像古人说的:知耻而后勇。重在“知”。
如何做到“知”?埋头苦干肯定不行,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苦干”就等于“蛮干”;“蛮干”就是在浪费时间。
于是我引入了“即时反馈”这个观点,出自《刻意练习》一书。我自己在练习高考作文的时候,也会定期给自己一个反馈。
现在不是很流行“金句”嘛?
我觉得鲁迅先生在90多年前说过的这句话,放到现在来看,也是一句振聋发聩的“金句”。
亮点:标题就是亮点
缺点:主题跟标题不是很切合,缺少衔接。这是很多“标题党”的通病
第五篇:《从“一年读完100本书”到“构建知识体系”》
这篇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个回顾性的题材,写的还不错。
最初是想回顾一下自己的高考历程,但后来还是想写点儿干货进去;于是,“高考历程”就压缩到了开篇,之后几个小段都在盘点自己的“学习阶段”。
虽然我提到自己在“构建知识体系”,但并不等于自己就真的做到了,而是在尽量往这个方向靠;并且,“知识体系”也不是学习的终点,它建立在“建构模型”的基础上。而我现在在看一本叫《变构模型》的书……
亮点:文中推荐的书,都值得一读
缺点:内容很丰富,但很浅
第六篇:《他们眼中的高考:一次激情飞扬的盛宴,一场终年不散的梦魇》
这篇本应是阅读别人的文章,但在读了两篇之后,有了新的感叹:作文有很多种写法,唯一不能写的是真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小学作文就别提了吧!“胸前的红领巾”什么的,我们都写得快反胃了。
在参加中考前,语文老师特别叮嘱我们:不要写负能量的东西!不要写没信心的句子!一旦写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怕内容不犯法,也要扣分!
怎么办?
歌颂!
什么都要往好的方面写,就对了。
所以,对于那些要学习写作文的学弟学妹,我从来不推荐他们看“满分作文”。看多了,基本上就废了。
想作文拿高分,记住一些套路就可以了;想提高写作能力,为什么不如去读文学名著呢?
韩寒说:很多人的撒谎体验是从写作文开始的,而为数不多的说真话经验大概是从写情书开始的。
我觉得,这句话很夸张;但,我真的就是如此。
亮点:亮点就是别人的作文
缺点:只认真读了两篇,做了一次浅尝辄止的分析
这周感觉适应了高考作文的节奏。虽然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去构思,但不像第一周那么迷茫了。再虐一周就可以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