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网 >情感咨询 > 正文

从业50年的心理咨询师带你走进家庭咨询,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来源:情诗网    2020-11-04    分类:情感咨询

我们自以为了解孩子,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的孩子。这是我在做心理咨询十几年之后最大的感悟。自从2005年踏入咨询这个行业以来,我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和孩子的家长,看着那么多的家长从孩子出现问题,不知道到底应该向那个方向求助,到现在家长开始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这确实是我们国家飞速发展的一个表现。

国家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也导致了父母们的焦虑,父母们对自己情绪的不了解,不去看孩子的情绪,结果导致了很多孩子承担了原本不应该他们承担的情绪和困扰。可是父母不是咨询师,他们往往看不到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他们更容易看到孩子不良的行为。

我接触过一个小男孩,他一到周一就生病无法上学,可是一旦到周末就任何事情都没有。医生检查不出原因,所以建议他进行心理咨询。通过沟通和投射测验,后来才发现这个小男孩是害怕学校门口门卫。

那个门卫有一次上火了,嘴巴上全是火燎泡,血肉模糊的样子无意间被小男孩看到了,他就把门卫想象成了吃小孩的怪物,所以再也不敢上学了。之前父母一直认为还是器质性疾病,确实他到学校门口就肚子疼的直流冷汗。

当孩子这个根源被揪出来之后,他明白门卫只是生病了,并不是因为吃人嘴巴才出血的,他终于放心,可以正常的去上学了。

在我接触的案例之中,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因为最初的一个情绪没有得到解决,结果滚雪球似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可是父母并非受训的咨询师,很多时候无法直观的看到孩子的情绪问题,更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这本书就是专门讲孩子因为情绪问题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这本书的作者是布拉夫曼博士,他本人是医学博士,英国国家健康中心心理咨询师,50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出版有《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图画的语言:心理咨询新发现》《打开心结:如何与父母和孩子一起工作》等多部著作,还有各种关于临床医疗主题的研究文章。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通过24个真实的案例让我们看到的孩子的问题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父母和家庭的问题。父母焦虑,情绪不好,势必会影响到孩子,孩子会用自己病态的行为把家庭的问题呈现出来。整本书采取的是真实的案例呈现和咨询师的点评这种方式来描述的,每个案例即是单独的,完整的,同时也共同烘托了全书的四大主题。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除了前言和结语剩下的就是案例了,干净利索,偏偏真实的让人不敢直视。这24个案例分别从4个方面层层递进呈现了情绪、孩子,父母之间的关系:

1、看不见孩子感受的父母,很难去滋养孩子的心灵

书中的案例不能说我都遇到过,但是大部分我确实都经历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案例是其中一个叫做杰瑞米的小男孩,他经常便秘,父母一直找不到原因,在父母看来他应该是个安全感很足,而且不应该有分离焦虑的小男孩,他的便秘被父母当成了严重的生理疾病,父母非常用力的想要解决这个生理问题,可是越努力,越无效,他们彼此都很沮丧。

在布拉夫曼博士的办公室中,他通过让小男孩画画并且帮助小男孩解读这些画面内真实的含义给小男孩的父母听,最终父母了解了孩子真正的原因是他对于在国外工作父亲的分离焦虑导致的。当孩子的情绪被表达出来,被父母看到孩子的问题也就奇迹般的好转了。

其实这个案例和我刚刚说的那个案例很像,很多时候父母看不到孩子内心的情绪,一旦孩子有所不适,大家更多的会考虑孩子的生理因素,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当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心理需求时,是无法滋养孩子心灵的。

2、看不见孩子情绪的背后,是急于满足自己的需求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当时那个孩子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医生建议休学住院,父母却觉得抑郁症药物对孩子影响太大,希望单纯的进行心理咨询。孩子各项指标都非常高,这种情况下我建议父母请假陪伴一下孩子,但是父母却觉得孩子不过是无病呻吟,不想面对学习压力,所以才折腾他们的。

他们不去看孩子已经日益消瘦的身体和胳膊上自己划伤的痕迹,唯一看到的就是我的单位不许我请假,我挣钱都是为了留给他。在他们看来孩子的一切都不如自己的工作重要,最终孩子出现严重的自残送入了医院,他们才肯停下来陪伴孩子。

办公室中的案例可能比较极端,日常生活中您是否遇到过自己着急出门,而孩子孩子磨磨蹭蹭的时候,这个时候您是否会着急,气愤,对着孩子恶语相向呢?其实这个时候我们根本看不到孩子的情绪,也不去看孩子为了系上鞋带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我们想到的只是自己要迟到了,孩子在浪费时间。我们的被自己的需求遮蔽了看到孩子的双眼。

3、说出孩子的感受是缓解焦虑的开始

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中布拉夫曼博士通过对孩子的绘画解读,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每当孩子的感受被说出来,被认可的时候他们的情况就开始好转了。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案例,一个女孩子天天跟妈妈再见的时候说:“你千万别死。”这个别致的告白语言让她的母亲不胜其烦。但是她并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其他的异常,也没有让孩子看过车祸之类的事情,这个孩子怎么老说这样的话呢?

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孩子在读绘本的时候,母亲曾经给她讲过一个“黒顶鹤”的故事,故事中黑顶鹤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死去了,从此这个孩子就担心自己的妈妈一旦出门就回不来了,所以她在跟妈妈再见的时候总是说那句话。

当我们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给那个故事描述了另外的一个结局,黑顶鹤妈妈被一个人救了,它和自己的孩子又再次开心的生活在一起了。小女孩听到这个结尾开心的笑了,后来她妈妈说她已经可以正常的和妈妈说再见,再也不那么焦虑了。

生命最根本的需求,就是渴望被看见。当我们能看见孩子的感受,他的感受通道就被打开了,感觉好了才会做的更好,行为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4、看见孩子真实的情绪,我们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真得不太理解孩子的情绪,我的女儿暑假的时候被狗抓了一下,我认为事情已经过去了,可是当昨天我们回家看到一条没有被人牵着的沙皮狗的时候,她吓得转身就跑,还因为太紧张从楼梯上跌了下去。

那一刻我有些愣住了,因为被狗抓伤已经是过去式了,日常生活中当他看到别人带着小狗散步,她也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但是当他看到那条狗的时候,她的反应吓坏了我,也吓坏了狗。我当时特别怕因为她跑再被狗咬了,还好狗主人听到哭喊声跑出来带走了狗,她的情绪才稍微的稳定一些。

这让我回忆到当初她被狗抓伤的那个傍晚,我们都在吃饭,只有她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没吃饭却直接去了我的卧室,因为三宝的出生她已经好久没有跟我一起睡了。这个怪异的举动让我很奇怪,当我走到卧室的时候,看到她窝在床上用被子蒙着自己在哭。

我问她怎么了,她的第一句话是:“我说了之后,你们别不要我。”因为她爱摸小狗,偶尔我们曾经说过如果她再摸小狗就不要她了。我马上承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会不要她。这个那时候她才撩起衣服给我看身上的伤口,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她被狗抓伤了。

那一刻,我才发现老感觉自己跟钢铁侠一样坚强都不过是自我催眠,六神无主的我赶快给先生打电话,问清楚要怎么办之后直接带她到了医院。整个处理伤口的过程,她都没有哭。医生把狗抓伤的地方,翻开冲洗,然后打针,整个在伤口上方出现了大概3厘米的肿泡,可是她一声都没哭,尽管我一直说疼了,可以哭,疼了可以哭,可是她都没有哭。

昨天下午看到她的反应的时候,我才知道曾经的伤还在她的心理,她没有我想的那么坚强,我们都没有彼此想的那么坚强,我们只是害怕对方发现自己的脆弱而已。整个下午我抱着她,让她哭泣,等她哭累了她告诉我以后她再也不会摸小狗了,被狗抓伤很痛,打针更疼。

孩子的出生,是父母作为成人的第二次成长,我们恰恰因为看到孩子真实的情绪,所以才看到了真正的自己。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更好的看到孩子和自己的情绪。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