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情绪的觉察和处理(一)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认为咨询关系的基本特质是要允许来访者自由自在地表达感情,鼓励其充分表现,咨询师不仅对于来访者谈论的内容响应,还要不断注意其所表现的情绪感受,包括其所否定或矛盾对立的情绪,促使来访者因深感被了解而得到满足,进而更有效直接把来访者的适应问题导至情绪的基础上。
不论治疗者的理论取向为何,几乎所有人都同意情绪对改变而言提供了动机性的动力,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忽略了情绪潜在性动机层面,会剥夺了促使个案改变的重要媒介。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发现来访者情绪上有问题的部分集中在几个主要的类型:
1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或者情绪被隐藏起来
“我的眼泪滚滚落下,但我没有认出我的感觉是悲伤”
“在真正悲哀的事件当中,我居然没有悲伤,我并不知道我在害怕。"
”好象我的情绪被阻挡在什么东西背后“
”我没有感觉,是麻木的“
2觉察到一种痛苦的感觉,可是难以形容或者情绪是混乱的
”我所有的情绪乱成一团“
”我的情绪全对不对劲了“
”我的感觉就象一大罐乱钻乱动的虫“
“我感觉胃里面很难受,象有一大团东西”........
3被情绪冲击着,觉得脆弱
”我觉得被自己的情绪淹没了“
”我感觉自己站在一个大黑洞的边缘“
”我觉得自己太容易受伤,我不喜欢体验这种太容易受伤的感觉,象是块玻璃"
4情绪的问题模糊了其他情绪
”我放进去的是害怕,出来的却是愤怒“
”我不知道我的恐惧助长了我的愤怒“
这些类型和叙述清楚地指出了人们在咨询中处理情绪时所经历的困难和痛苦的形态。这是作为咨询师必须去处理的问题。
早安分享咨询中情绪的觉察和处理(二)
和来访者一起去寻找他自己的“情绪语言”
人的情绪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四大类:躯体表达方式、行为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方式、抽象表达方式。
1躯体表达方式
精神分析认为婴幼儿心理结构尚未充分发展,不能通过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情绪,个体对外界的刺激主要通过躯体化的方式做出反应。如果其焦虑、紧张以及需要长期没有被满足,躯体和情绪的不适感就会积存下来进入潜意识层面。成人后,当遇到类似的挫折和压力时,潜意识被激发,躯体再次承担起表达情绪的功能,弗洛伊德把这个过程叫做“再躯体化”,这是一种退化,即退回到人生的早期阶段。
2行为表达方式
行为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诉诸行动,这是最容易破坏关系的情绪表达方式。行动,也就是不同程度的“或战或逃”。然而,战则两败俱伤关系破裂、逃则疏远直至失去关系。儿童早期,孩子们开始建立同伴关系,进行物质和情感交流,然而他们的语言尚未完善,情绪的感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容易采用行为的方式表达自我情绪,比如哭喊、打闹、突然离开同伴关系等等。在成长过程中,若没有得到合理得指导,这些表达方式会固着下来,或者成为习惯,在某些类似的场合再现。而有些人的行为化表达是从家庭中习得的,需要强调的是,啰嗦也是行为化的表现。
3语言表达方式
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语言沟通,是人类特有的,能熟练运用该方式的人需要做到三点:了解自我、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我、关心他人。“了解自我”和“用语言准确表达”很好理解,那么为什么需要“关心他人”呢?在沟通中“关心他人”意味着,首先你能理解他人的情绪、你也明白你所说的话会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并且你了解他人给你的反馈会紧接着影响到你。在沟通中,若一方不关心另一方,或者不理解对对方可能造成什么影响,那么沟通是无法顺利进行的。生活中很多鸡对鸭讲的现象,就是沟通不畅的例子。
4抽象表达方式
抽象的表达方式即艺术的形式。我们可以听同一支歌消弭纷争、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欣赏同一幅画,这就是抽象艺术的魔力。这种魔力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
当人陷在情绪里面的时候,常常缺少“语言”来描述情绪,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帮助来访者找到一种“语言”来表达情绪。咨询师很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帮助来访者表达情绪,来访者可能同意咨询师的表达,但是,来访者内心不见得是真的同意咨询师的表达。所以,咨询师尽量不要告诉来访者他们的情绪是什么,而是和来访者一起去寻找他自己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