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以游客的身份去过久居处以外的某个地方,时间或长或短,走过那里陌生的街头,体会那里的别样的风情,品尝那里独特的美食。。。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我们默念着这句话,收拾行囊回家,回归自己熟悉的那个城市,那个生活环境和模式中。多少有一种换了换气的感觉,可能还会神清气爽一阵子。然而,在苟且中过活一段时间,又会觉得憋闷需要散散心了。
游客的特点是不能久居旅行地,体会不同生活之后依旧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如果让他真正地落地生根,也未必愿意,因为异地的生活方式需要发生真实长久的变化,自身必然需要在思想和行为上真正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要完全被同化为当地人也是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做出适应性的改变的。对于一个习惯于原先生活的游客来说,新鲜过后还是回到家里最为舒适,也就有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而在心理咨询室里,来访者与咨询师建造的是一个安全封闭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来访者可以倾诉、宣泄、交流、聆听、感受、反思。。。通过和咨询师关系的建立,沟通中探索自身的困境,成长自我,引导自己找到成长的路径。而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需要愿意并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痛点,并主动寻找治愈伤痛和解决困境的途径。俗话说,难以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由此,咨询师的一个职业基本原则是:不求不帮,也即咨询师无法帮助一个不求助的人。求助,本身就是一个愿意主动改变自己,走出困境的表现。
然而,求助只是一个起点,走进咨询室的人们,可以“久居”一段时间,深刻地在这里认识自己,看情所处的困境,并在咨询师的引导和反馈下,通过可能很痛苦的努力摸索走出困境,真正地改头换面。即使走出咨询室,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也已经或多或少地成长为另一个自己。
而还有很多来访者其实只是咨询室里的游客。他们体会一下不同的沟通方式,尝试一下不同的思维模式,感受一下不同的情感反馈。当看到自己的痛处需要自己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能改变,而不是让咨询师给一剂药就能直接疗愈好时,他们可能会失望、郁闷甚至愤怒。有时,看到自己的伤痛,本身就是痛苦的,这个过程有可能降低一个人的自尊感受,也有可能让自己感到害怕,不愿意面对,也就经常会讳疾忌医。宁愿回到原来的痛楚中,在这个痛苦的“舒适区”继续以往的生活,当然也就依旧痛着。有时候是不良的情绪,有时候是适应性差的行为,有时候是对自我和亲人的伤害。然而,熟悉、习惯就是一种舒适,而这时候,痛苦本身就是舒适区,因为你习惯了。
那么他们会甩手走出咨询室,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回到原来的生活圈,继续眼前的苟且。对于真正的改变,他们会认为那是诗和远方了吧。咨询室,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旅行景点,他们,对于咨询室来说也只是一名游客。
高校心理学教师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职业生涯规划师
007-138-10475(No.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