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网 >情感文章 > 正文

深情细读作家的优美文章

来源:情诗网    2021-01-31    分类:情感文章

读简书创作者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的充满真挚感情的文章《母亲的老箱子》,感慨万千。

文章以舒缓的笔调,写了作家的母亲非常念旧—放不下两只木箱子的事情,写得非常细致,写得非常感人。而且作家用一种独特的夹叙夹议的方法来写,文章很有亲和力,让人爱读,也很耐读,就像读著名作家老舍的文章一样,非常吸引人,让人常读常新。

文章从作家老房子拆迁开始写起,作家从心里讲舍不得房子被拆掉,尽管房子被拆掉,上边会给补偿给一幢新房子,超出面积的部分当然自己要掏钱,但也是很划算的,但是这幢老房子是作家生于斯歌哭于斯的地方,作家对老房子已经有很深的感情,他当然舍不得房子被拆迁。

但作家又很感谢房子被拆迁,因为房子未拆时,家里动员母亲住到弥陀村去,母亲放不下家中的一切,她不肯住到弥陀村。

母亲还放心不下他的大儿子,因为大儿媳英年早逝,她担心没人唤儿去上班,没人做早餐问儿粥可温,没人为儿担忧伫立在晨昏。

但房子被拆掉了,母亲终于不得不住到弥陀村,弥陀村是有福祉的老人们最理想的老年归宿。

那里吃住条件相当好,又有老人信仰的弥陀佛祖供奉在大殿里,她们烧香也不用长途跋涉,更重要的是,作家夫妇每天都要到弥陀村礼佛烧香,天天都能有一段时间陪伴在老人身边,老人在无挂碍后肯定到弥陀村居住了。因此,作家很感谢房子拆迁。

不仅如此,而且作家很庆幸那年房子拆迁,作家母亲提前在弥陀村未改规则时进了弥陀村,因为按照作家母亲81岁的高龄,在今年想进弥陀村是根本不可能的。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家夫妇俩至真至纯的孝心。

古语云:养儿防老 ,积谷防饥。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像作家这样有“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危机感,而把老人的晚年归宿安排得这样周到妥帖的?!

我曾经看到有些老人甚至沦落到无家可归街头乞讨的地步,令人十分痛心。

而今天读到作家安排母亲晚年理想的归宿的文章,由衷地感到有一股温暖的暖流缓缓、静静地流到心田里。

作家母亲人虽住到弥陀村了,但她又放心不下家中的家具,其实这是母亲念旧,那些家具都寄托着她老人家的一腔深情哪。

后来经过作家夫妇俩好不容易做通了思想工作,才答应把家具放在作家的厂里,但两只箱子要放在作家的别墅里。

后来母亲又要回来打开箱子找东西,原来一只箱子里是新的床单床套什么的,她不让大儿子买新的,她要给大儿子,原来在母亲的眼里,儿女始终是她牵挂的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这里作家没有像我们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写手,他没有像我们,至少没有像我那样站出来说,啊,母亲多么伟大,母亲始终牵挂着她的儿女。不,作家没有这样,他是用母亲翻箱子找出东西给自己的孩子,这比我们直接抒发赞叹“啊,母亲多伟大”好了何止千万倍。这就是作家文章的高明之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