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读了不少书,但是写书这件事情却多次放弃,也并不是自己不想写,而是大多数时间都没有好的灵感,写出来的文字只是躯体没有灵魂。
我确实有着苛刻的审美标准,对于一般的书来说,我基本上不会去读,一方面是为了不去浪费时间,还有一个方面是我觉得这类书中的文字过于廉价,即使其中不缺乏比较优秀的句子。
不过在现代随笔类的文字会更多见,因为中国人强调实用性。
现代人对于文字的使用大多是在社交软件上,进行小型的文学创作,这在某些方面确实降低了文学创作的门槛,增加了作品的数量,但是牺牲的是作品的质量。并且现在大多数的文学作品都算不上正儿八经的文章。
而现在的片段式的随笔,导致了很多开空头支票的现象出现,因为个人的观点引申出的“道理”大多有瑕疵,那么瑕疵的大小多少就影响了这类文章的价值高低。
这就是我们通常发现的有些人写着写着就跑偏了方向,并且丝毫没有意识到。所以能否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想说什么也变成了一种评判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不过随笔有随笔的评判标准,文章有文章的评判标准。
一篇文章质量优劣的评判标准不在于其中亮眼的某些词藻或者某些观点,而在于整体上的和谐和对现实的暗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篇文章要言之有物,并且在逻辑上没有出现大问题。从古至今所以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备了这样的特性,并且有这种特性的文章才有机会成为好文章。
一部有价值的文章,更多的是要和同类作品有明显的区分度,这一点莎士比亚就完成的非常成功,他笔下的悲剧:《哈姆雷特》写的是生死之间的思考,《罗密欧与朱丽叶》写的是情人之间的纠葛,《奥赛罗》写的是小人在暗处的动作,《麦克白》讲的是王室的贪得无厌,《李尔王》讲的是家庭的反目成仇。同样都是悲剧,但是让人感到悲伤的理由却是不同的。
现在的人写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无比枯燥,令人生厌。不知道是由于读了太多东西而放弃了思考还是觉得前人已经把故事情节用尽,自己才疏学浅不能超越前人。
无论是随笔还是文章,都在反映现代某些人缺少逻辑条理,在小范围里天马行空,在大范围中思想局限。现在怕是很难再见到让人耳目一新想读下去好作品了。
现在的作品大多只有吸引人的好看外表,却没有深邃的灵魂,只可远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