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网 >名联赏析 > 正文

伤心夜雨打蕉窗,点半盏残灯

来源:情诗网    2017-02-21    分类:名联赏析

  伤心夜雨打蕉窗,点半盏残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
  回首秋风归梧院,剩一支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
    ——孟迟撰

  【注释】(1)伤心:悲痛;心灵受到创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悲莫痛于伤心。”

 (2)之乎者也:古文中的常用词。这里代指文章。

 (3)梧院:种有梧桐的院子。我国古人喜欢在院子里栽种梧桐,“梧院”遂成为古代文人常用词之一。

 (4)孟迟:字升三,平昌人,唐会昌(841—846年)时中进士,有诗一卷。

  【鉴赏】这是一副自述苦况的自述联。据说唐代孟迟,博览群书,却怀才不遇,屡试不中,穷困潦倒,只得到一个财主家教私塾。但财主十分无赖可恶,不但不付给孟迟的学俸,反诬他腹中空空,误人子弟。孟迟十分气愤,告到县衙门,但县令早得到财主的好处,与财主沆瀣一气,孟迟刚一上堂,就被县令一顿乱棒打出。孟迟不屈不挠,再告到州里,正好刺史是有“小杜”之称的大诗人杜牧。杜牧接过状纸,心下已经默然,但却有心要试试孟迟的才学,于是要孟迟以教书为题写一副对联。一想到自己的悲惨遭遇,孟迟感慨万千,略一沉思,才思源源涌出,于是挥毫写下这副使人心酸的对联。这副对联切合教书生涯,对得工整,反映了私塾先生的凄苦:无情的夜雨,敲打着破败的窗子,屋里一盏油灯忽明忽暗,在这种凄凉的环境中,孟迟还坐在破桌前,忍受着饥饿和心里的孤独悲凉,替学生批改作业,赶写教案。这是怎样一副令人心酸的图画啊!孟迟用“夜雨”“蕉窗”“半盏残灯”来描写环境,一方面使人想象到环境的极度艰苦,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对财主贪婪吝啬的嘴脸表示厌恶。而“伤心”两字,也恰到好处,看了上联,即使孟迟不用“伤心”两字,读者的心也不得不“伤心”。下联是说转眼秋风又吹入梧桐院,从去年的秋季到今年的秋季,已是整整一年时光,一年辛苦下来,原来完好的笔也变得光秃了,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孟迟用“秋风归梧院”来说明时间已过一周年,用“秃笔”一枝来表白自己工作的勤勤恳恳和辛苦,用“柴米油盐”来说明家庭生活的穷困潦倒。看了下联,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胸怀大志而又怀才不遇的穷士为养家糊口而辛勤、屈辱工作的画面。杜牧一看,十分欣赏孟迟的才学,但又怕他是抄袭古人之作,因此自出一上联要孟迟当场对出下联。上联是“半只蜡烛,点四方形宫灯,辉辉煌煌,光照东南西北”,孟迟仍没有从自己的悲苦中解脱出来,随口吟出下联:“三缗铜钱,教一年整私塾,辛辛苦苦,身度春夏秋冬”。不仅对得迅速工整,且处处言及身世。杜牧一听,知道孟迟确实有才,不仅重罚了财主,而且把孟迟延为上宾。第二年,在杜牧的帮助下,孟迟终于考中了进士。

  本联是隔句对,借代用法用得自然、巧妙,如“之乎者也”、“柴米油盐”等,用词准确、生动;“移情”手法也恰到好处,把自己满腔的凄苦整个地注入笔下;对仗也十分工整。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