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这四句话,从体、相、用、行四个方面,把玄之又玄的心,解释的明明白白。作为留之于后人的教言,对领悟其心学大意的人,可以用来印证所悟,对没有明白其心学大意的人,可以用来当做领悟自心的方法和路径。
无善无恶心之体。善、恶指善恶二念。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归之于心,都是一念而已。善念恶念同样也是念,无善无恶,即是无念,无万事万物,亦无形相,无大无小,什么都没有,就是空、无,这是万法之身,万念之体,一切在这里生,一切在这里灭。
禅宗看话头,观念头,就是观看这个无,即话与念的两头,前念已灭,后念未起的那个空档,泰山禅院丁愚仁老师所谓的念与念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所看所观的这个空、无,实际上还是个相对境界,是无念之相,且不可以执着于斯。因缘时节,舍去观看,或说观看与空无合二为一,才是真空真无,心之真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人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接受的各种信息,经过意识加工,形成种种定义、信念、角度、标准,即这里所说的有善有恶的意识之分别,这些本来没有的名相,人们执着为实有,就成了自己的心相。
人们执着为实有的名相,其特点就是生灭无常,变动不居,因此,着了相的心,是烦恼不安的根本源头。
一部《金刚经》讲的就是如何降伏其心,如何让心安稳下来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破相,让人们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于相离相,就会回归到心之体这个根本。
知善知恶是良知。“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里说的良知,就是心的本能,空性的用。是无为之知,本来之知,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的照,佛学中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人们平常是不知善、不知恶,善时是善,恶时是恶,人们这个知始终被诸念所转,所谓的“我知道”,只是过后方知,所以,王阳明在这里用良知一词区别开来,良知是“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领悟到这个良知,就领悟了心的本来面目,就会回归到心体。
泰山禅院丁愚仁老师的明心见性方法,就是“知道有念就行。”
《圆觉经》中说的是“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是这样解释格物的, “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不偏不倚为之正,清净为天下正;因此,心清净的当下,事即心,心即事,就是格物。
格物,就是正心正意,格物走的是中道,不着善相,也不着恶相,不着有,也不着无。实际上离开了两边,中道也无,还是回到心的本体上。
以没有善恶之心做事,就是随缘做事,就是制心一处,无为而为,领悟了王阳明所说的格物,就能体验到自然之道。
至于所谓人之初,心本善的认知,或人之初,心本恶的认知,都是在幻有中分别,虚妄里较真,着在了相上。王阳明认为人之初,心本空,没有善也没有恶,合乎自然之道,是谓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