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标题):《手把手教你心理咨询:谈话的艺术》课程笔记。
大约用一周时间(7小时左右)刷完课程,用十天(5小时)左右写完这个笔记,骗自己说“这个寒假没白过(_)”。
我承认题目起得有点儿标题党了,毕竟“xxx笔记”一般不会有人点进来看的(虽然这样也没几个人看 つ﹏⊂ )。
之后,假装感谢下带给我们这个课程的,陈昌凯老师(及其背后团队)吧!
什么叫“心理咨询”?
我们很常说一个词儿,叫“心理医生”,其实这是个“伪”词儿——世界上有心理咨询师,也有精神科医生,但是并没有什么“心理医生”。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个词儿呢?我认为这与人们并不太了解“心理”有关:比如总挂在嘴边的抑郁症、狂躁症,带“病字旁”吧,那就是“有病”,而且不是“生理上的病”,于是必然得去找“心理医生”。但其实呢,这些已经造成了一定生活障碍的精神疾病,该交给精神科医生处理。
而诸如人际交往、亲密关系等还处于所谓小问题水平的生活困扰,则要求助心理咨询师。(注意,小问题也不容忽略,只要你真的觉得有困扰了,一定要去求助,并且最好找专业人士而非“亲朋好友”,下面会简单说明原因)
那什么叫做“心理咨询”呢?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解决),其本质是一段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双向关系,需要两个人互动起来、一起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既然是一段关系,我们就希望它尽量明确,最好不是“双重关系”,一些很小的问题初期当然可以通过与亲友聊天的方式寻求解决,但由于双方可能都是“当局者”、且对方“一心为你好并早有执念(偏见)”,所以或许会造成“麻烦没解决还伤感情”的悲剧结果;而收了你钱的心理咨询师,一般不会就问题以外与你发生争执,另外即使有了矛盾,大不了老死不相往来、就当丢了几个钱儿便罢)
理念
所谓“理念”,就是跟后面要提到的“技术”(包括“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相对,是心理咨询师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而非操作手法。
尊重
如果是专业人士,应当无条件地尊重求助者,这样才有可能让他/她觉得被充分信任、理解,从而建立牢靠良好的“咨询师——求助者”双向关系。
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个无条件,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无法成为一个“助人者”,只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不喜欢别人这样对我,所以我也不应该这样对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好了。
具体的“这样”是什么呢,举几个例子:
- 刚听一两句,就开始训斥、批评。
- 居高临下,觉得自己才是绝对正确的。
- 对方还没说完,就打断他/她。
- 谈话结束后,跟第三方八卦。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正确做法是什么,不过(为了练cou笔zi和给予积极性的暗示)还是给出在尊重条件下的好做法:
- 认真听求助者讲完。
- 对于自己认为好的解决方式,分享即可。
- 保护求助者的隐私。
- 站在求助者的角度看问题,即使实在无话可说,也尽量陪伴他/她。
- 平等地看待双方。
温暖
这个“温暖”并不是跟“冷漠”对立的(其实也是的了,不过既然我们都自诩“助人者”了,当然不会摆一张臭脸了)——“热情”才是它的敌人。
或许很多人无法理解,不过我相信,如果你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找朋友去问一件事,然后他/她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给你讲上几个小时,你肯定会烦得要命吧?这就是因为“热情”这种强烈的感情,会带给你紧张、焦虑的感觉。
所以,帮助人时,也要注意度:不能过于主动,得跟着对方的节奏、一点一点地贴近、鼓励他/她。
具体的做法,不外乎运用友好的身体语言、展现耐心与接纳之类,总之就是要让对方感到舒适、安全。
ps:温暖和尊重的侧重点稍微有点对立,需要掌握平衡。
真诚
真诚呢,它跟“真实”还是不一样的: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当然要依照事实,但仍需深入挖掘和修饰。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光看眼前的事实,更不能直接把它(和自己的感想)脱口而出,而是先要思考“求助者到底为什么苦恼”,然后不夸张、不漠然地从求助者角度把事情委婉地表达出来。
需要注意的,跟上面说的都差不多,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态度诚恳。如此一来,既让求助者感到安全,又能为他/她树立一个“说出真话”的榜样。
共情
这一点强调的是设身处地。的确,求助者说的话、做的事也许让你觉得“不可思议”,但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觉场”,请尽量感受他/她的场(要点:接受求助者的“观点”、不去发表评论、识别对方此时此刻的情绪)。
唯有如此,才能使那段双向关系更加牢靠(求助者觉得安全、自由)、有效(找到并解决问题)。
积极关注
或许说成“关注积极”更好理解。这一条说的是:
- 要肯定(即使尚未发现)对方内心想要解决问题的积极动机,千万不要居高临下地认为他/她只是装装样子。
- 要肯定(即使尚未发现)对方有闪光点,即使他/她一直唉声叹气,说自己什么都不行。
- 要肯定对方的变化与进步(即使很微小),让他/她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总之,就是(在不违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关注求助者积极的方面,帮他/她重新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心,从而解决问题。
参与性技术
这几项技术是为了更好地与求助者对话(参与他/她的发言),进入其内心世界,从而建立好关系并尽早解决问题。
技术,可以认为就是套路。不过既然在心理咨询领域,就必须以前面说的理念为核心,并遵守最高原则:“一切都要对求助者有益”。
倾听
前面已经说过它了。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因为之前,是把“倾听”当作一种结论,而现在则要说它的“前世今生”。
一定要说明的是,倾听是一个主动过程,这就告诉我们不可漫不经心、随随便便,更具体的,就是不可以随意打断对方、轻视问题、妄下定论。
那它告诉我们要干什么呢?答案就是,做一个好的“捧哏”。这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即(尽力)把握对方的潜台词,对他/她说的话进行必要的解释,并适当用点头(我接受/知道了)和“嗯”(你继续说)“哦”(原来是这样)“啊?”(这样?你可以告诉我到底怎么回事吗?)予以回应。
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
开放式问题就是用“what”“why”和“how”提问,一般是尚不明白问题所在,为了让求助者再多说些时用的。(另外三个w起不到这种效果,所以就丢在一边了)
封闭式问题大约就是一般(和选择)疑问,是带有预期回答的(“yes”or“no”),其目的是为了缩小求助者的注意范围,从而帮其发现关键所在。一般它都是通过抓住求助者说的某个(透露了奇奇怪怪信息的)“陈述句”,对其进行拓展而实行的。
两种提问要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语气和语调温和,避免“质问”让求助者感到紧张、不适。
具体化
求助者的说法可能是模糊、混乱的、过分概括化或干脆概念不清的,所以搞清楚对方实际情况如何是有必要的。
这也就用到了具体化技术,其核心是抓住关键,也就是通过“什么是你说的xxx?”(xxx可以是“难受”“常常”“不好”等较为笼统的说法,听到这些词可不要随意猜测、按照自己的想法理解,因为对方的知觉场可能和你并不同)让求助者说明白具体问题所在。此时,很可能发现实际情况并没有什么(没有想象的严重),即使并非如此,也能更进一步地了解求助者的问题。
鼓励
鼓励可不是“你肯定没问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再加把油”之类盲目乐观的话,它在此处指的是鼓励求助者多说(继续往下说)这种技术。
操作起来很简单,跟倾听那里差不多(点头和“嗯”“哦”“啊?”),因为对方知道有人在听了,那么自然会说下去了。不过难点是你得选择关注点,可以重复对方发言中你觉得重要的那句(常常会是最后那句),进而让他/她多说说这方面问题。
或许你会想,“关注点?这不和封闭式提问很像了吗?”其实不是,鼓励是开放性的,你可以认为它所给出的是一个话题,而非一道“是非题”。
重复
很显然,这一条不是要你去当“复读机”。在参与性技术的标题下出现,导致它跟上面几条差不多,都是为了寻找到一个“范围”(问题实际的焦点);不过常常在求助者出现某个错误(比如口误、逻辑混乱、)时使用:因为这很可能是潜在问题的突破口——提示对方出现了一个错误,他/她或许自己就能理清思维。
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
如果周围全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说不定你有多大火儿,都先忍着不发了——毕竟没人给个回响儿打不起来啊。(结果当然是被憋出内伤……)
这样不好。所以呢,我们并不希望它发生在信任我们,才来找我们聊天的求助者身上。
于是,学会给回响儿的正确操作方法(说得更文艺一点,就是学会做一面有思想的镜子,帮求助者好好审视自己),很有必要。
具体做法,很像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结合其它套路形成组合技效果更佳):
- 内容反应:上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 情感反应:上段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请简短地说明。
参与性概括及非言语行为
这个参与性概括,都不用“像”了,简直就是一道经典的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题(印象中还总是靠后的超大题):请概括说出你对全篇的理解,并举例说明何以得出此结论。
根据我们受过的九年义务教育,我们知道,这种题不能妄下定论,一定要顺着出题人(求助者)的思路而非直接说自己的感受和评价,仔仔细细地检阅文本甚至前面的几道题是怎么出的、答的(回忆之前的对话——怪不得心理咨询师要做笔记)……
对了,答题时,还有个小窍门(不止用在这里),就是,看看背景资料及注释、标点使用等作者信息。而在心理咨询行,获得求助者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注意“非言语行为”(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尤其是其与“言语行为”不一致之处,这证明有些隐藏(很可能是刻意回避的)信息待发掘——它们正是潜在问题的引线。
影响性技术
顾名思义,这几条是告诉你对求助者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的套路。
面质
又名“质询”、“质问”,好像是让你以长官式的态度、毫不留情面地进行追问。
其实相反,虽然你可能终于从对方的自相矛盾之处发现了他/她不断刻意隐藏的真实想法,虽然你可能终于觉得可以趁机教育教育眼前这个“精神病”、发泄发泄自己长久以来的不满,但你还是得谨记那句老话——“不要得理不饶人”,以及心理咨询师(就算你不吃这碗饭)的最高准则——“一切都要对求助者有益”。
所以,你仍得耐下心来,在不激怒求助者的前提下(如果你确定这段双向关系足够牢靠、不会轻易破裂,而此时紧逼对方能达到一个好结果,那就不要大意地“动手”吧),以事实为基础(毕竟警察拷问嫌疑人时都得有证据),循循善诱,留有余地(对方面子)地帮助他/她意识到自己的真正问题,并解决。
那么,如何温和地进行“质问”呢?说来很容易:控制语气、语调、音量,用“似乎”“可以尝试”等较为委婉含糊地词语、而非“肯定”“应该”“就得”之类强势的让人感觉你居高临下的话。
内容表达
如果你想给出忠告或者看法,那么倘若你确实站在求助者的立场思考,就一定不会说“你当时应该……”这种“破话”,因为他/她做的一定是那时的最优解了;同时,你也不会过于“义愤填膺”(怒其不争)或者“轻描淡写”,毕竟事情已经这样而且造成求助者的困扰了。否则,只会对方其产生“你不懂我”“你只知道说套话”“你就会数落我”等想法。
所以,先尽力去贴近求助者的真实感受,并让他/她感觉到这点(比如运用一下内容反应之类的技术做个铺垫),就很有必要了。然后,再用“我希望你能……”开启你要表达的内容(建议、看法),便可以让对方更好接受了。
解释
这一条,是说怎么利用术语描述求助者的问题,亦即,专业地解释求助者的话。
看上去不难,我们似乎只要了解一些“心理学名词”,就可以进行“解释”了:比如说,对方告诉你,她经常和母亲吵架,昨天晚上还梦见母亲病重,然后你用弗洛伊德的思想说开了“你这是典型的哈姆雷特情结,blahblah……”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是吧?但求助者十有八九会认为你有病。
所以这还是蛮难的一个套路,需要你先认真听——不然会流于表面——系统了解对方的问题,再在合适的时候找到他/她最能接受的(或许你觉得并非最贴切,但一定是最好的)那套理论。
然后,很快点亮这棵技能树的诀窍是:不要说“我比你懂”,不要炫耀知识,以及不要强行解释(所有技术都可以不使用的——不过理念一定要牢记在心——哪怕你只会三板斧,能帮助到对方,就比光知道炫技而未解决问题的人强10个level了)。
指导
当你想直接告诉求助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一定要冷静,心里默默check以下两条:
- 这个方法对方有没有使用过。(用“你之前试过什么方法吗?”进行确认)
- 这个方法对方觉得如何。(用“你觉得xxx怎么样呢?”进行确认)
如果对方表示某方法自己试过,但没什么效果,或者完全不想试这个方法,那么就算你觉得它很有用,也不要再说了。
之后,让对方自己发现有效的办法:提一下诸如“你曾经有没有一段时期不怎么困扰,当时是什么情况?”“我记得你说你xxx后状态会很好,是吧?(xxx=跑步、冥想、打游戏……)的问题,说不定局势会豁然开朗。
不过,如果求助者自己确实找不到办法,要你直接给出建议,你也要委婉,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时候,“我刚不是说过了吗?”和“你这种情况,就得……”之类强硬的话语是禁言,因为它们可能会打击求助者的信心,你需要“试一试……”“可以再……一点”等协助。
自我开放
所谓“自我开放”,当然就是“开放自我”。(好像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说……)它是通过你分享类似的一些个人经历、感觉,来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不孤独的一项技术。
由于关注的焦点,在于解决求助者的问题,所以你的“自我开放”一定要精炼,而且最后还要用“你会这样吗?”拉回话题(不然,就,歪楼了……)。
然后,你的分享一定要是积极的——否则你是想打击他/她的自信,还是想诉苦啊……
最后,像你所开放的自我,要跟对方说的事贴合这种基础,就不强调了。
情感表达
怎么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有技术含量的一件事。比如,像我们之前提到的,趁机发泄不满、啰里啰唆地数落人、说“你没救了”“我可没办法了”,是不可以出现的。(如果你满脑子都是这种消极的想法,那就转移一下注意力,没人逼你把它们表达出来)你应该表达的,是对求助者的鼓励,例如“我觉得你这样不错/有进步”“我很高兴你能这样想”。
当然,如果你确定求助者会收益,也可以“怒其不争”地用一下激将法。
结尾
至此,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和会谈技术(参与性和影响性)都已经说完了,希望你能借此离“倾听内心的声音、唤醒心灵的力量”(包括你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个终极目标跟进一步。